政府統計處今日(16日)公布最新失業率為3.4%,共11.8萬人失業。隨著香港全面通關,防疫措施陸續取消,本港經濟活動顯著恢復,預見各行各業即將復甦。然而,疫後時期,香港各行業出現人手短缺的情況,影響民生,包括建造業、航空業、護理業等。工聯會權益委員會(下稱「工聯權委」)認為,失業人口仍有十多萬,政府應儘量發掘潛在的勞動力,當出現「有工冇人做」的情況,應優先改善工作條件、提升薪酬待遇及加強招聘工作等。
經濟復甦之際,百業紛紛表示人力資源出現短缺。建造業議會早前發表人力預測報告,預計到2027年將有5.5萬個人力空缺,其中4萬個為技術工人;運輸及物流局局長在立法會上曾表示,疫情期間航空業流失大批員工,現時復甦正面臨人手不足的問題;醫管局發言人稱,香港醫療行業整體出現人手短缺。
工聯權委認為,出現「有工冇人做」的情況,業界應優先改善工作條件,例如建造業工人的職安問題是否得到保障,地盤的工作環境有否得到改善;機管局有否為機場員工的交通往來提供便利,薪酬有否合理提高;醫護人員的高強勞動有否得以緩解,晉升的階梯是否明確。
事實上,本港仍有相當大的勞動力可以發掘,建議政府相關部門可加強招聘工作,並與再培訓機構合作以「先聘用,後培訓」的方式補充行業所需人手,勞工處亦可積極提供就業轉介服務,例如為隔離設施的防疫人員提供就業轉介服務等。
工聯權委再次提醒,在保障本地工人優先就業的大前提下,人力資源政策未做好,不要談擴大輸入外勞,有關建議如下︰
1. 加強招聘培訓工作,實行「先聘請,後培訓」補充行業人手;
2. 優先改善業界工作條件,吸引新人入行,舊人回流;
3. 保障本地工人優先就業,反對擴大輸入外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