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聯會旅遊聯業委員會(下稱委員會)於今日舉辦《香港旅遊發展“危與機”研討會》,邀請旅遊聯業翹楚、學界、智庫及工會代表等,透過研討,為本港旅遊業未來發展把脈。委員會在研討會上向特區政府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副局長梁敬國遞交「為旅遊業發展創機遇」意見書,促請政府及業界從速為旅遊業訂出長遠發展藍圖,增加旅遊基建及配套,市民亦應回復以往「好客之道」,攜手扶助本港旅遊業「轉危為機」。
百多名來自旅遊、零售、酒店及飲食業界和地區代表出席是次研討會。工聯會會長、委員會主席林淑儀與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副局長梁敬國擔任研討會主禮。大會邀得智庫組織《黃金五十》創辦人林奮強、城大經濟及金融系副教授李鉅威、立法會議員姚思榮(旅遊界)及中大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高級講師李兆波主講,從多角度探討本港旅遊業面對的困局並提出改善建議。
林淑儀致開幕辭時指出,旅遊業作為本港經濟四大支柱產業之一,對經濟及就業巿場有著很大貢獻。她引述港府及旅發局資料指出,2013年約5,430萬人次訪客,與入境旅遊相關的總消費達3,431億元,旅發局估計今年訪客接近6,000萬人次,總消費達3,810億元。港府早前評估報告更預測2017年訪港旅客會突破7,000萬人次。旅遊業確為香港經濟注入動力,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和商機,現時受僱於與旅遊相關行業(包括零售、餐飲、酒店等)僱員超過60萬,佔香港總勞動人員約六份一。
不過林淑儀同時指出旅遊業潛藏的隱憂,訪客雖持續增長,但香港回歸17年來推動旅遊基建及配套卻停滯不前,出現的困局促使近期市民關注香港接待能力不勝荷負。部份市民改變以往廣迎旅客的態度,對旅客作出針對性行為,甚至將之提升至中港矛盾、抹黑、趕客,此舉既不明智、也不合理、不應該,促請立即停止所有傷害市民與旅客感情的行為。
林淑儀提醒政府及業界,鄰近地區看準內地旅客外遊需求,正極速推動旅遊業以分一杯羹,香港仍只滿足眼前,只會被其他地區超前。近期種種警號令香港不得不居安思危,包括4月份零售數據下跌9.8%;端午節3日假期與去年同期內地訪港旅客人數下跌;新加坡多項旅遊基建落成;澳門後勁凌厲,再加上珠海長隆海洋王國的啟用等等,與本港旅遊業正面交鋒,香港旅遊業面對的危機正逐步浮現,實在需要正視。
委員會向政府提交「為旅遊業發展創機遇」意見書,促請政府為旅遊業長遠發展訂下藍圖,並提出一系列倡議,包括:
- 為香港旅遊業發展訂下長遠發展規劃藍圖;
- 做好土地規劃,開拓旅遊基建,完善旅遊及聯業相關的配套設施;
- 設立自由行旅客登記網頁,掌握客流以加強接待能力;
- 完善地區性輔助設施,包括在旅客區設立儲物櫃服務;
- 興建大型動物園;
- 在口岸建設旅遊購物城及展銷會,將旅遊及購物客人分流;
- 打造香港國際旅遊品牌,包括在中環街市設立夜市或手信街;
- 建設銅鑼灣地下街,並在合適地區興建OUTLET MALL;
- 善用空置政府產業,設立文創區;
- 開拓更多旅遊點,包括:
- 塑造「油麻地旅遊帶」:將廟街、油麻地警署、玉器市場、果欄、油麻地戲院、廟街串連推廣;
- 打造「九龍東宗教遊」:將區內不同宗教及建築物串起並作推廣,包括黃大仙祠、志蓮淨苑、南蓮園池和孔廟等;
- 推動「九龍城歷史古蹟遊」,將龍津橋、宋皇台及土瓜灣古蹟串成古蹟遊;
- 大磡村電影創意園及活水公園和啟德河;
- 開拓新界西北古蹟文化文物生態單車旅遊:將新界東至西單車徑連起,再串連元朗南生圍、屏山文物徑、青松觀、黃金海岸、濕地公園、鄧氏宗祠/廈村、楊候宮、士宏書室、友善書室等;
- 打造洪水橋文物生態墟市特色遊:拓展各式墟市(農墟、天光墟、文化藝墟、廟會等);串連后海灣、紅樹林、白泥、流浮山海旁等,推動生態遊;設立香港傳統技藝館及國術中心介紹紙紮技藝;推動打蘸及神功戲等節慶活動;推介盤菜、製作茶果等飲食文化等;
- 塑造大嶼山多元旅遊區:完善東涌單車網絡,串起東涌一帶的古蹟東涌小炮臺、東涌炮臺、侯王宮、牛凹等紅樹林,開通東涌歷史文化遊;活化梅窩為旅遊休閒城鎮,設碼頭美食市集,開發當地原居民的歷史古蹟遊,設假日墟市讓本地居民及創意文化人士以廉租方式銷售特色產品,配合推廣品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