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香港經濟受到嚴重打擊,全國政協常委、香港工會聯合會榮譽會長林淑儀表示,面對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前景,以及「十四五」規劃提出的「國內國際雙循環」格局,是香港轉危為機的一大希望,「大灣區共同家園」要推而廣之,尤其在歷史文化方面要做好內循環的交流,讓經濟建設與文化軟實力相輔相成。
「十四五」規劃及2035年遠景目標,主打經濟和科技自主創新,對於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文化軟實力及建設更是不可或缺。林淑儀指出,香港要發揮大灣區內的角色,也可借大灣區發展調整香港的產業結構,例如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加強與內地生產、工業對接,令它們成為一個融合的產業鏈。
工聯會倡辦灣區文化展
她強調,要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不單只是經濟上融合,也要在文化氛圍上互通,實現經濟文化「雙循環」。「大灣區9+2每個地方都有自身的歷史和獨特的文化魅力,香港年輕人要認識國家,內地青年也同樣需要認識歷史,要宣揚大灣區文化,發揮國家的軟實力。但這是需要一個熏陶的過程,我們工聯會也因此建議中央政府擔當『文化灣區』推手,籌辦9+2灣區中華歷史文化展。」
林淑儀坦言,很多年輕人未必了解大灣區的發展,因此難以抓緊機遇。對於香港民眾而言,從展覽親眼目睹內地運港展出的珍品實物,遠勝於紙上談兵;通過內地與港澳地區的專家學者講解,好讓他們更準確、更全面地掌握歷史文化知識,增強對國家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工聯會有專門的『大灣區關注組』,建議大灣區在生活、讀書、創業各方面推出更多便民政策。近年,就促進粵港互聯互通,我先後提出了20多項政策倡議及社情民意反映,部分建議獲中央政府採納並實施,包括:容許港人可在內地補辦和換取回鄉證;讓內地工作港人參與內地社保、醫保等。」她介紹指,工聯會也積極造就機會給年輕人在大灣區內實習,認識內地發展。政策方面,自2018年已取消港人在內地工作需辦理就業證要求,由2020 年1 月1 日起內地港人可參與內地社保、醫保,可見大灣區在政策上不斷推進,讓在內地工作、讀書和創業的青年人免除後顧之憂。
土地、住房問題困擾香港多年,談到香港發展的建議,林淑儀冀中央政府撥地予香港特別行政區作建立新社區之用,以應對香港土地、住房深層次矛盾問題,豐富「一國兩制」實踐,加快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協同發展。她說:「回望香港在60、70年代工業起飛的時候,有自己的製造業。後來隨着時代變化,國內改革開放,工廠轉到內地,香港轉型做金融服務。」她認為在新時代,香港經濟可以更加多元化,而不僅僅是金融服務,例如再工業化,發展高端製造業,鼓勵一些學生做機械、工程。多元化的經濟體也有助香港的年輕人謀劃出路,林淑儀表示,時代的浪潮推動香港年輕人抱持開放心態面向國際、放眼全球,而大灣區正是年輕人多元化發展的出路。
疫情啟發大眾居安思危
明年上半年黨中央將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行系統評估和總結,然後正式宣布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林淑儀對國家以人為本的治國理念,表示堅強的信心,這不僅體現在扶貧攻堅上發動企業幫扶,透過造血,而不是輸血,根據當地的特點創造居民的財富,還體現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一系列措施。「疫情對於整個世界都造成很大影響,透過疫情,也足以反映一個國家的治理水平,中央政府發動全國人民來抗疫,當中的果斷、齊心、團結,是有目共睹的。」
林淑儀自身也在這次公共衞生危機中,產生了更多思考。她說:「疫情初期,各種醫療物資都極度短缺,產生『口罩荒』,對於民眾的啟示就是要居安思危。即便是在安定的情況下,也需要重視醫療、醫護產品的生產和儲存,每個地方都要儲備一定的醫療產品存量,起到基本的保護,要有聯防聯控的機制,才能防患於未然。」
刊於2020年11月26日《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