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工聯會今日(10月9日)舉行「發展新質生產力與勞動轉型」政策對談暨研究報告發佈會。工聯會會長、立法會議員吳秋北,工聯會副會長、工聯會職業訓練及促進就業委員會主任陳鄧源,工聯會副理事長、香港I.T.人協會會長李廣宇,立法會議員陸頌雄、梁子穎出席了發佈會,簡述研究主要內容並介紹了工聯會對香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政策建議。
工聯會積極響應國家政策,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議
吳秋北表示,工聯會積極響應國家政策,推動新質生產力在香港的發展。今年5月,工聯會在立法會提出「設立香港勞動模範評選機制」的議案,旨在弘揚勞動精神,提升勞動者的社會地位,激發勞動熱情,從而促進新質生產力的發展。他也多次在公開場合強調,新質生產力的發展離不開勞動者的積極參與和支持,呼籲政府在推動新質生產力的同時,重視提升勞動階層的待遇和社會地位,確保人人能分享經濟發展成果。此次發佈的報告探討香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分析香港面臨的機遇與挑戰,並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議。
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李廣宇指出,在當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經濟體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香港需要透過發展新質生產力,全面提升競爭力,重塑發展新優勢。這是推動本港經濟高質量發展,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構建共用發展格局的需要。通過積極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香港可以全面提升其在金融、科技、文化、貿易、航運、航空、法律和知識產權等領域的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爲鞏固「八大中心」的戰略定位奠定堅實基礎。他強調,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重視勞動轉型,提升勞工參與新質生產力發展的質素。
自由工作者的增加正在促使勞動關係發生深刻的變革
李廣宇續指,隨著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和工作觀念的轉變,自由工作模式在香港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這將對香港的勞動市場、法律法規、社會結構等多個方面都產生深遠影響。如何確保自由工作者的基本權益,並將其納入社會保障體系,已成爲亟待破解的難題。
人工智慧促使勞動力市場轉變、經濟活動日趨邁向平台化
陸頌雄分析了人工智慧、平台經濟等新技術、新業態對本港勞動力市場的影響。他表示,人工智慧正在顯著改變勞動力市場,特別是在某些行業中,AI技術的應用已經開始重塑工作方式和職位元結構。他認爲,需要新的法律框架來規範AI的使用,新的教育體系來培養AI時代所需的人才。應對人工智慧帶來的就業挑戰,需要政府、企業、社會多方形成合力。
陸頌雄還表示,香港的平台經濟近年來呈現蓬勃發展之勢,雖爲勞動力市場帶來新的增長點,但同時也對勞動者權益保障和社會治理帶來挑戰。工聯會一向關注平台經濟發展,此前與汽車交通運輸業總工會的士司機分會共同舉行記者會,建議政府為網約車設立發牌制度,並成立的士業發展基金,以有效規管網約車平台,滿足乘客需求,保障司機及乘客利益 。
政府應加強培訓,提升勞工參與新質生產力發展的質素
陳鄧源提出,政府應加強培訓,提升勞工參與新質生產力發展的質素。數字化轉型是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方向。政府應聯合企業、大專院校、社會組織等多方力量,充分利用線上線下資源,分層分類開展數字技能培訓。對相關從業者,要圍繞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等前沿技術,開展系統深入的專業培訓,打造複合型數字化人才。
陳鄧源表示,強化本地勞工質素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中之重。雖然輸入人才可爲本港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但這絕非解決人才短缺問題的萬靈丹,更不應對外來人才產生過度依賴。必須認識到,培養本地人才、提升本地勞工質素才是確保香港長遠競爭力的關鍵。
政府應保護及改造傳統生產力
吳秋北表示,在推動新質生產力的過程中,不應忽視或捨棄傳統生產力。傳統產業仍爲本港經濟的壓艙石及穩定器,對維持經濟穩定增長、保障市民就業及社會長治久安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保護傳統勞動力,維護其權益,同時協助其適應新形勢乃政府及社會各界的共同責任。
政府應強化勞工權益保護,將勞工權益納入新質生產力發展框架
吳秋北指出,政府應將勞工權益保護納入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頂層設計,在制定產業政策、稅務政策、就業政策等各項政策時,應充分評估對勞工社會保障等方面的影響。尤其是在推動數字化轉型、發展新業態新模式的過程中,更應對就業影響進行前瞻研判,完善配套舉措,最大限度保障勞工權益。政府還應正式設立香港勞動模範評選機制。通過官方認可和表彰的方式肯定勞動者的貢獻,將大大增強勞動者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政府應建立健全勞資官三方協商機制
吳秋北續指,隨著新質生產力的快速發展,勞動關係日趨複雜多元,完善勞資官三方協商機制,構建新型勞動關係,是適應新形勢、維護勞動者權益的必然要求。伴隨平台經濟的蓬勃發展,零工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數量不斷增加。這些群體普遍存在勞動關係不穩定、勞動條件差、權益保障不足等問題,政府必須從制度層面予以回應。
政府應強化對中小企業的支援
李廣宇表示,中小企業是香港經濟的重要支柱,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高度重視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和能力提升。政府可探索建立中小企業服務統一平台,實現服務事項「一網通辦」,為企業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一站式服務。同時,要加大資助力度,擴大資助覆蓋面,助力中小企業破解資金、技術等發展瓶頸。此外,政府應因時因勢調整支持政策,適時推出各類有效紓困措施 ,重點支持受衝擊嚴重的行業,如零售、餐飲、旅遊等。
政府應審慎考慮對AI相關活動徵稅
李廣宇認爲,政府有必要審慎考慮對AI相關活動徵稅,以應對潛在的社會經濟挑戰。徵收AI稅可爲政府提供額外財政資源,用於支援受AI發展影響的僱員再培訓和社會福利項目。政府可考慮先行設立「AI發展基金」,向部分企業徵收適度費用,用於支持AI人才培養、受影響工人再培訓等方面。這種機制可作爲正式AI稅制的過渡,既能逐步積累經驗,又可降低對市場的衝擊。
政府應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梁子穎表示,在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不斷湧現的背景下,勞動者面臨的職業風險也日益複雜多變。政府應設立「中央職業保險補償基金」,並成立「職業安全健康保障局」去推行此制度,以一條龍的方式去處理工作保險、復康及賠償的問題。同時,設立「職業保險」,為所有勞動者提供能購買的工作保險。綜合解決香港現有購買保險難、索償時間冗長、重賠償輕復康的問題,加強工傷復康的支援。
政府應持續提升對勞動力市場動態的掌握能力
梁子穎認爲,政府應高度重視勞動力市場統計,以企業、行業爲單位,定期開展全覆蓋的勞動力市場調查,深入了解就業結構、工資水準、勞動條件等重點指標。同時,應充分運用大數據、雲計算等新一代資訊技術,提升數據分析和處理能力。尤其要加強對新興產業、新就業形態統計的監測,全面反映新業態從業人員的就業狀況和勞動保障需求。
政府應積極發展醫藥器械科研、低空經濟、新能源
陸頌雄補充,政府應積極發展三大新質生產力領域:醫藥器械科研、低空經濟和新能源。醫藥器械方面,可在大灣區建設產業園區,培養人才、開拓市場;低空經濟方面應建設基礎設施,支持技術研發;新能源方面,需建立綠色能源認證制度,引進先進技術。政府應成立跨部門工作組,確保政策落實到位,推動香港在這些領域取得領先地位。
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需齊心協力,為勞動轉型創造有利條件
發佈會最後,陸頌雄總結,發展新質生產力是香港把握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選擇。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需齊心協力,為勞動轉型創造有利條件。這不僅關乎香港自身發展,也是為國家現代化建設做出貢獻的重要途徑。相信通過共同努力,香港必將在新質生產力發展中譜寫更輝煌的篇章。
「發展新質生產力與勞動轉型」研究報告主要政策建議:
1. 政府應大力加強職業教育和培訓,提升本地勞工整體質素,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人才支撐。
2. 政府應保護及改造傳統生產力,推動新舊產業協調發展。
3. 政府應將勞工權益保護納入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頂層設計,並設立「香港勞動模範」評選機制,弘揚勞動者的傑出貢獻。
4. 政府應強化對中小企的支援,幫助中小企破解融資、人才等發展瓶頸。
5. 政府應健全職業安全與工傷保險制度,完善強積金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
6. 政府應建立健全勞資官三方協商機制,共同應對新業態、新就業形態下勞動關係的變化。
7. 政府應審慎考慮開徵人工智慧稅,籌集財政資源支持再培訓等配套舉措。
8. 政府應強化對勞動力市場的統計監測和預警研判。
9. 政府應積極發展醫藥器械科研、無人機等新興產業。
10. 政府應通過制定綠色能源認證等舉措,積極發展海上風電、氫能等新能源產業。
>>查看:報告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