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3年起,為了應付青少年失業率高企的問題,政府於社福界開設了一批又一批的臨時職位,例如活動助理、青年大使、朋輩輔導員等。到了2008年4月,政府再透過社會福利署(社署)津助的非政府機構,為15至29歲的青年提供3,000個臨時工作名額,名為活動工作員(Programme Worker,簡稱PW),為期三年,以助提升他們就業的競爭力。
2013年,特首梁振英再於施政報告中提出將尚有約2,600名青年在職的活動工作員職位延續12個月,同時社會福利署通知各間相關資助機構將職位名額定影(snapshot),要求機構不可在PW離職後,再聘請任何新的員工,並在多個場合裡表明要逐步減少該職位。
我們認為政府一直逐步削減活動職位,妄顧現時社福機構人手不足的實際情況,以致不少社福機構擔心當活動職位不獲延續後,定會給社福界的服務運作造成負面影響,除增加同工的工作壓力外,還會對服務質素造成嚴重影響,甚至終止部份服務。
就此,立法會議員鄧家彪聯同屯門多間社福機構前線同工於今日會見社會福利署署長葉文娟及助理署長吳文謙,反映五個問題:第一,活動工作員裁減對現有服務的影響;第二,現時各中心的工作情況(財政及資源分配);第三,要求重新審視青少年服務的重要性;第四,重視個別地區差別,如天水圍、東涌、屯門青年服務的需求較大;第五,考慮增加活動助理職位,使更多青年晉身社福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