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傳媒報導,積金局計劃調整強積金供款入息上下限,初步建議分別增加3,000元,即下限增至10,100元,上限增至33,000元。如新建議正式推行,勞資雙方的每月強制性供款上限將由1,500元增至1,650元,而月入低於10,100元的則毋須供款。工聯會權益委員會(下稱「工聯權委」)對此表示歡迎,認為調整上下限能進一步強化打工仔退休生活保障。期望積金局敲定強積金供款入息上下限建議水平後,儘快向政府提交報告,並由立法會審議。另外,促請特區政府同步落實為低收入的僱員及自僱人士代供強積金的安排,減輕基層工友的供款負擔。
下限調整建議合理 惟上限應儘量調高
根據《強積金計劃條例》,積金局必須每四年對強制性供款的上下限進行不少於一次檢討,但上次調整已是2013年,換言之已有12年未調整,至今維持在30,000元及7,100元水平,供款水平已嚴重滯後。條例也訂明調整應參考以下因素,最高入息水平為全港僱員每月收入分布的第90個百分值、最低入息水平應為每月收入中位數的一半。
工聯權委認為如按現時法定最低工資計算每月收入,即40元×8小時×26日=8,320元,已遠超現時供款入息的下限,故供款入息的下限有調整的必要,樂見積金局及時調整下限至10,100元。
不過,調整上限的幅度有點失望,據悉官方的資料,最新每月就業第90個百分值的收入已達59,000元,但今次只上調至33,000元。根據立法會文件顯示,月入超過30,000元的僱員有581,700名,若按機制調整供款入息上限,僱員退休時強積金權益預計可增加約115萬元,相信有效加強中產人士的退休保障。
新措施如順利通過的話,評估最快要2026年才實施,但考慮到各方利益,特別是現時經濟不景的情況下,也建議應調高供款上限,亦可分階段逐步調升,有時間及空間讓各方消化緩衝。
兌現承諾 落實為低收入人士代供強積金
現時每月收入低於入息下限的僱員毋須供款,只有僱主一方須供款,導致這階層的僱員,其強積金累算權益十分少,根本不可能應付退休生活。特區政府於2020年已承諾在「積金易」平台運行後,為低收入的僱員及自僱人士代供5%的強積金,但至今仍未有具體方案,需知道低收入人士平日已捉襟見肘,所累積的強積金亦不多,嚴重影響退休保障。
故此,工聯權委建議同步落實調整供款入息上下限及代供的安排,一方面保障較高薪僱員的龐大權益,同時代供也能展示特區政府關顧基層勞工、勇於擔當的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