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更好地學習貫徹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工聯會今晚(8月2日)假座工人俱樂部舉行講座,由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工聯會會長吳秋北,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工聯會理事長黃國等負責人,分享了三中全會精神及如何發揮香港優勢。線上線下近千人參加,大家踴躍發言及提問,氣氛熱烈。
參與分享環節的還有全國政協委員、工聯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馬光如,副會長程岸麗,副理事長、立法會議員鄧家彪、陳穎欣,立法會議員陸頌雄,大家結合三中全會精神,以及國家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關於對香港未來發展的厚望重託,分別就民生工作、職業教育與就業、國家發展大局中的角色定位、高質量高水平的發展方向等分享體會。
吳秋北分享主題是《學習貫徹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推動香港愛國工運高質量發展》,他表示,三中全會通過的《決定》長達2.2萬字,分為十五部分,涉及300多項改革措施,明確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體現了中央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能力與決心。《決定》多次提到香港,充分體現了中央對香港的厚愛和期望。他說,改革全局與香港息息相關,更是香港發展的大好機會。因此,香港不僅要緊跟國家發展步伐,還要識變、應變、求變,通過改革實現更好的發展,積極推動新時代愛國工運高質量發展,還要把握歷史主動,積極參與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創造新的輝煌!
黃國分享主題是「深入理解領會三中全會精神」,分析了國家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所面臨的國內外形勢、改革總目標、原則和重要舉措。他表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十八屆三中全會「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續篇,也是改革新征程的開篇,香港不但不能缺席,更應發揮好「一國兩制」獨特優勢,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征程中履行「香港責任」,貢獻國家、發展自己。作為愛國工會一份子,應該在深入學習貫徹落實以及宣講三中全會精神中,積極「出主意、想辦法、做好事、做實事」,為市民帶來更大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馬光如表示,《決定》提到「看病難」和「看病貴」是人民群眾反映最強烈的社會問題之一。中央近年積極支持香港,並採納工聯會建議讓「長者醫療券增加在大灣區內地城市的使用點」的倡議落地,反映中央對港人的關心及厚愛。三中全會精神指出,工會要發揮組織、聯繫和服務群眾的橋樑紐帶作用,因此工聯會定必用心用情做好維權服務工作,幫助職工群眾解決急難愁盼的問題,不斷增強工會團結教育、維護權益、服務職工的功能。她期望工聯會和工會透過貫徹落實三中全會精神與當前工作相結合,全力做好工作並取得成效,到2029年國慶80周年時,共同見證《決定》的各項改革任務的成果。
程岸麗說,新質生產力離不開職業培訓,會通過職業培訓,將學歷教育融入應用型的技能教育。職業培訓可以協助打工仔轉型,培養他們的數碼素養、數碼邏輯是志在必行的,所以工聯會要推出更多課程,結合不同的工會去推展,從而發揮作用,推動整個香港的發展,發揮香港獨特的優勢。
鄧家彪表示,三中全會重點提到國家需要發展新質生產力,使經濟增長的推動具有持續性影響。香港在這個目標中發揮不同的角色和作用,第一是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第二是人才匯聚的高地,這有賴工聯會等重要社會團體和立法會如何將香港變得更國際化,吸引國際和國內的人才都嚮往來港發展;第三,工會可以組成更多專業人士的工會,讓香港成為更多元化的國際城市,成為祖國的重要窗口,助力國家的發展。
陳穎欣指出,要做到高水平、高質量發展必須要改革,「改革永遠在路上」,國家發展起來、強起來、富起來都是透過改革,香港不可能在改革的路上獨善其身或缺席。我們要強化「一國兩制」的優勢,支持香港鞏固提升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地位,還包括匯聚人才。三中全會精神提到的改革要有膽識,我們要找出新的方法、新的思維、新的途徑去改革,願意「啃硬骨頭」,願意去面對群眾,為大家爭取更好的福祉。
陸頌雄認為,三中全會提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內容字字珠璣。「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結時,永遠都是進一步;無論制度、市場、僱主、打工仔等各方面都要改;「深化」不是表面上的改變,而是深層次改革並且落地。他又提到要透過學習增強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正如國家在十八大所定下的目標也是成功實現,證明國家是有能力,只要我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一定是可以凝聚最大的力量完成。
出席的工會理事、地區幹事和工會人員踴躍發言,紛紛表示要以扎實的工作貫徹落實三中全會精神,讓大家增強對國家發展大局和「一國兩制」的認識,助力發揮香港所長,貢獻國家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