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海員大罷工(1922)是一個世紀前的震驚中外的工運歷史。為讓更多人認識這段歷史,說好香港愛國故事、說好香港工運故事,在工聯會、香港海員工會多年來不懈努力,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的支持下,「1922年香港海員大罷工」說明牌在中山紀念公園豎起來了,今天(6月25日)進行簡單而隆重的揭牌儀式。由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署長劉明光,工聯會會長、行政會議成員、立法會議員吳秋北,工聯會理事長、立法會議員黃國以及香港海員工會主席張世添船長主持。近百名工會前輩、海員工會代表、青年代表等應邀出席,場面莊嚴而熱鬧。
楊潤雄致辭時表示,今天(6月25日)是「國際海員日」,是為表揚和感謝海員作出的貢獻。在這個具意義的日子,我們特別為「1922年香港海員大罷工」說明牌進行揭牌儀式。香港背靠祖國,擁有優良的海港,船運業興盛,海員在香港的航運業及經濟發展方面有不少貢獻,海員在國家危難時更挺身保家衛國。然而,早年華籍海員遭受剥削和歧視,工作環境惡劣,工資微薄。在香港海員工會的組織和領導下,在1922年發起海員大罷工,在工人團結一致的努力下取得勝利,令華藉工人的地位得以提升。
吳秋北致辭時,首先感謝特區政府的支持,促成在中山紀念公園內豎立「1922年香港海員大罷工」說明牌,為市民建立起正確歷史觀,也是說好香港愛國工運歷史故事的第一步,讓愛國精神扎根社會、深入民心,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義。香港海員大罷工是中國工運以至世界工運的重大事件,是「中國第一次罷工高潮第一怒濤」。吳秋北表示,工聯會提出新時代新工運,正是勇當愛國愛港力量的排頭兵,積極推進引領新時代愛國工運高質量發展。期望年輕一代能通過認識歷史,把握現在,著眼未來,繼承前輩光榮的愛國主義傳統,繼續發展壯大愛國愛港力量,為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努力,為國家的發展建設拼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奮鬥!
張世添船長在致辭時向在場嘉賓和出席者講述香港海員大罷工的背景、由來和意義。他指出,歷時56天的香港海員大罷工,取得了中國工人運動史上首個重大勝利,開啟了中國工人運動的新紀元,因此「1922年香港海員大罷工」說明牌的設立,對緬懷前輩的歷史功績有著深遠的意義,讓世人永遠懷念,讓愛國工運精神永續。
1922年1月12日,發生了震驚中外的香港海員大罷工,當年是由「中華海員工業聯合總會」(香港海員工會前身)發動和領導。由於當時國家積貧積弱,中國海員受到經濟上的殘酷剥削、深重的民族壓迫和種族歧視。在孫中山先生鼓勵下,於1921年成立工會爭取權益。罷工的導火線是當時社會物價飛漲,人民生活苦不堪言。海員屢次提出加薪要求,但都遭到船公司無理拒絕,海員忍無可忍,工會宣布罷工的一個星期內參加罷工的海員就達6,500人。港英政府迅速介入工潮並打壓工會和會員,激起香港各行各業工人的反抗,他們紛紛加入到罷工行列,舉行了總同盟罷工。參加罷工的工人超過了十萬人,令全港癱瘓。同年3月4日,兩千餘名罷工工人步行回廣州,在沙田遭港英軍警開槍射殺,製造了4死17傷的「沙田慘案」,慘案引起國內外強烈反應,最終在罷工工人的團結下,港英政府不得不宣布解封工會,將拆走的中華海員工業聯合總會招牌重新掛回原處,船公司全面接納工會的加薪要求。香港海員大罷工歷時56天,至3月8日結束,取得了破天荒的勝利。
一個世紀前,香港愛國工人是在「反殖反帝」鬥爭中開始譜寫輝煌的篇章,其中1922年香港海員大罷工充分顯示了中國工人的氣概和力量,推動了愛國工人運動的蓬勃發展,繼香港海員大罷工後,1925年省港大罷工,1949年兩航起義,以及支持香港回歸祖國,都傳承了海員愛國反帝、反殖的光榮傳統,並在改革開放進程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始終堅定不移地為民族復興偉大事業,貢獻無產階級工人力量。今次的揭牌活動是香港愛國工運發展的典範,將持續推進愛國工運歷史宣傳教育,讓愛國精神扎根社會、深入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