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本會與廣州市總工會合辦的廣州工聯諮詢服務中心,自今年8月26日啟用至今,截至11月27日,共接獲190個來電和到訪查詢,當中有68宗個案是需要作出跟進和處理。現中心已成功處理66宗個案。 在眾多需要處理和跟進個案中,其中以涉及房地產問題最多,佔整體23 % ; 由此看來,香港人在廣州購置房地產時遇上的問題頗為繁複。據部份案主反映,往往由於發展商在工程中段或尾段遇上虧損,以至該工程無法預期進行,將工程一拖再拖,最終演變成所謂「爛尾樓」。 其次為經濟商業糾紛問題,佔整體17%。無論從歷史因素或地理環境上看,廣州是一個從事經濟貿易的好地方。自從國家入世...

批評交諮會「閉門造車」 罔顧職業司機權益 (2004年11月25日) 汽車交通運輸業總工會及貨櫃運輸業職工總會超過20位代表,今午向交通諮詢委員會遞交題為「政府應盡快改善交通配套設施 不要將責任全部推到職業司機身上」的意見書。 兩個工會均認為,交諮會從研究至向政府建議增加司機衝紅燈刑罰的過程中,從來沒有就此問題與工會磋商,更沒有了解工會及職業司機的意見,令交諮會未能充份掌握職業司機所面對的困難,很大程度上該會作出的任何建議,也可能損害職業司機的合理權益,交諮會似有「閉門造車」之嫌。 ...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提交05/06預算案建議 倡「以工代賑」 增加個人免稅額 (2004年11月24日) 工聯會三名立法會議員陳婉嫻、王國興和鄺志堅今天(11月24日)與財政司司長會晤,並就05/06年度財政預算案提出15項建議。 意見書重點提出「以工代賑」概念,建議政府推動二元經濟,在四大支柱行業(即金融、物流、旅遊和工商業)以外,制定措施吸引製造業,推動創意工業和本土文化經濟,創造基層職位,以解決結構性失業問題。 他們亦倡議扶持廢物循環回收業,相信此行業可創造大量基層職位,亦有助可持續發展,是非常值得扶持的行業。 此外,三名工聯會議員亦建議延續及增加政府...

汽車交通運輸業總工會(下稱工會)召開記者招待會,指出現時道路交通配套設施存在不少問題,促請政府盡快改善。工會強調,絕不應姑息肆意違反交通規則的職業司機,呼籲政府、交諮會及市民了解實際問題所在,公平對待絕大部分合法之職業司機,絕不應「一人犯法、萬人擔枷」,暫緩落實增加衝燈扣分建議。 工會主席李永生表示,近期個別交通意外惹起市民關注,加上部分交通諮詢委員會委員建議、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支持將衝紅燈刑罰由現時扣3分增至5至8分,令公眾誤以為乘用某些交通工具不安全。他強調為搶客而刻意違反交通規例的司機只佔極少數,工會亦支...

社會政策委員會強烈要求房委會減租 (2004年11月22日) 工聯會社會政策委員會對高等法院就公屋租金的判決表示失望,並強烈要求房委會紓緩公屋居民的負擔,向所有公屋住戶減租。 近來,經濟逐漸復甦,豪宅樓價高升,賣地成績理想,經濟看似欣欣向榮。很多人認為,只要經濟復甦,經濟成果就能夠從大企業的手中的罅隙,慢慢滴漏到低下階層,令他們能夠從經濟成果中分一杯羹。但是,這種滴漏現象,根本不明顯,現在低下階層人士,連穩定工作也沒有,他們根本分享不到經濟復甦的成果,他們的收入也沒有明顯增加。 公營房屋就是政府為低下階層提供的住所,公屋政策的目的就是...

啟德規劃諮詢意見書 工聯會社會政策委員會 (2004年11月19日) I 對啟德的憧憬 都市建設,不應只是行政官僚主導或傾向地產項目,而是必須照顧人的需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古今不變的發展智慧,每一個地方都有獨特的歷史、山水自然資料,承載的是社區的集體記憶。發展必須以人為本。因此,發展一個新都會,絕非除舊創新,反是新舊兼容,透過保育文化山水,提高人的生活質素。 以社會經濟效益來說,一個都會重視保育文化山水,是有利提昇社區的質素,即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減輕社區問題。另一方面,亦正是培養本土文化經濟及創意產業的...

葉偉明當選勞顧會僱員代表 強調勞工界共同合作 (2004.11.13) 由香港民用航空事業職工總會提名,本會支持的勞工顧問委員會僱員代表選舉候選人葉偉明於本月十三日的選舉中,以283票最高票數當選為新一屆勞顧會僱員代表,任期由明年一月起,為期兩年。 葉偉明感謝各工會的支持及信任,承諾履行競選時提出的促進勞工界「團結合作 共爭權益」的理念,並強調將加強與各委員及三位勞工界立法會議員的合作,更好地為全港勞工服務。他又表示,由於社會有訴求希望政府能設立最低工資及最高工時,他相信這是新一屆勞顧會的首要工作。 勞顧會選舉於尖沙咀文化中心行政大樓舉...

2005年施政報告諮詢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提10項扶貧措施 (2004年11月10日) 行政長官董建華開始就制訂明年施政報告諮詢立法會議員,本會三名議員陳婉嫻、王國興及鄺志堅於11月10日獲首先接見。三名議員重申政府必須推行工聯會倡議「就業優先的經濟策略」,才能解決結構性失業的問題。以下為議員向特首提交10項建議: 一、以工代賑 改善失業 截至2004年8月,因失業原因領取綜援的個案數目有47,409,。綜援制度中的自力更生計劃,在市場欠缺適合的職位空缺的大前題下,功效也有限。當局應採取以工代賑的方法,創造就業機會,增加市場對勞動力的需求。政府推出的臨時職位,若有實...

權委提出改善勞資審裁處運作建議 (2004年11月9日) 工聯會權益委員會(下稱權委)今日向立法會司法及法律事務委員會與人力事務委員會提交意見書,就「勞資審裁處檢討工作小組報告書」作出重點回應,令勞資審裁處能重回昔日設立時訂下的「快、廉、簡」原則,建議如下: 1. 對擴大勞資審裁處司法管轄權至處理未經算定損害賠償的申索有所保留 「未經算定損害賠償的申索」涉及複雜法律觀點,權委擔心僱主會濫用「反申索」權力,延長僱員追討法定補償的時間,且對無能力取得專業法律意見的僱員不利。事實上,由勞資審...

工聯會職業安全健康委員會(下稱職安委)與多個機構合作完成的「工作壓力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本港僱員正面對「甚高」工作壓力,並出現頭痛、胃痛、便秘、焦慮及暴躁等徵狀,當中以運輸、通訊、建造及飲食業員工承受的壓力最大。工聯會建議政府應設立最低工資制度,加強保障僱員權益,並增加資源,協助僱員紓減工作壓力。 職安委與勞工處、職業安全健康局、肺塵埃沉著病補償基金委員會及職業性失聰補償管理局等機構合辦「紓壓有良方 安全又健康」巡迴展覽2004暨職安健系列活動,其中包括今年7-8月間,向工聯屬會會員進行工作壓力問卷調查,並成功訪問813名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