紓緩通脹還需踏實見長遠
行政長官於今日提出十項紓緩通脹措施,涉及110億元開支,部份採納了工聯會提出的建議。然而工聯會社會事務委員會(社委)對十項紓解民困的建議中多屬一次性措施,不夠徹底,長遠對改善經濟、惠及基層市民幫助不大,但總聊勝於無。
社委指出近月通脹來勢洶洶,促使政府採取非常手段,包括工聯會過往提出但未被採納的建議。因此,當政府公佈紓緩通脹措施後,輿論普遍歡迎。
工聯會一直建議政府發展實體經濟,增加就業職位及機會。以推動環保工業為例,一些技術含量較低的環保工業,其實需要大量人手進行分類;令未經分類廢料的經濟價值提高,刺激環保商回收的意願。否則廢料最終送往堆填區,到頭來政府便要為尋覓堆填區而苦惱。
政府一貫追求高增值,在推動環保工業方面也不例外。政府去年審批屯門環保園時,便傾向批租予技術含量高的環保商;結果,首批獲批合約的三個環保商,最終有兩個合約遭終止。在環保工業中,高增值和創造職位同樣重要,甚至能否創造更多就業職位,應列為重要考慮因素,現在敞大的環保園依舊未能創造多少個就業職位,十分可惜。
社委認為公共政策的釐定,高瞻遠矚跟好高騖遠往往一線之隔。社委主張決策者要踏實一些,長遠為香港培育更多本地人才,在本地多創造就業機會,讓年輕人吸收經驗、發展事業。社委期望行政長官在十月的施政報告能夠提出更多推動經濟、創造就業的措施,讓僱員透過工作增加收入,抗衡通脹。
2008年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