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聯會今日會見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就2021-22年度財政預算案提交建議。工聯會指新冠病毒病對本地經濟構成重大的打擊,現時有24萬人失業、13萬人開工不足,工聯會認為即使財政盈餘減少,新一年度的財政預算案仍必須確保推出各項惠民紓困措施,幫助市民渡過難關。 >>>工聯會2021-22年度財政預算案建議全文請按此
設立150億元失業援助金
工聯會會長吳秋北認為失業率高企,但欠針對性的失業援助,建議政府撥出150億元即時推出失業/停工現金津貼,津貼金額上限每月$9,000、為期六個月。理事長黃國則指出部份行業,如旅遊及酒店、飲食、零售、民航及運輸業備受打擊,由經歷黑暴至今年疫情,工作不穩已超逾一年時間,屬重災行業,應向從業員派發$10,000津貼,並向大約76,000名沒有強積金戶口的自僱人士及自由工作者發放一次性$7,500津貼。副理事長陳鄧源指政府應為打工仔女做好轉型準備,建議持續進修基金資助金額增加至4萬元;僱員再培訓局「特別.愛增值」計劃課程應轉為恆常化,而最高津貼限額則應增至$9,000。
對抗疫情 恢復經濟
副理事長麥美娟表示要恢復經濟,疫情先須受控,而疫苗注射為重要一環。由於新冠病毒疫苗必須七成或以上人口接種,才能產生群體免疫的效果,政府必須推出各項鼓勵市民接種的措施,包括食肆、公共場所的疫苗准入證、便利公幹、旅遊的疫苗護照等,務求儘快恢復經濟活動,以及推動已接種疫苗的市民,可以免檢疫通關,儘快恢復深港兩地經濟活動和市民往來。另應設10億元疫苗注射保障基金,為接種疫苗後出現嚴重不良反應的市民提供經濟支援。
創造就業機會 解決失業問題
立法會議員郭偉强則指出2003年政府在沙士疫情後開設了73,000個臨時職位,政府今次只於第二輪防疫抗疫基金承諾開設30,000個就業職位,建議政府推出第二輪臨時職位的開設,推出臨時職位數目不應少於沙士時的總數。
工聯會建議撥出3億6,000萬推動「區區展關懷行動」,開設大約1,000個社區關懷大使,以建立社區支援網絡。另外亦應大幅增加人手,加快公私營樓宇的檢驗及更新座廁和喉管等設備,確保病毒不經喉管傳播。
疫後重振經濟
勞工顧問委員會勞方成員鄧家彪提出應要做好疫後重振經濟活動的預備,為提振經濟,建議派發$8,000電子消費券;另向全港18歲以上居民派發一張「廣深港」高鐵來回電子車票,讓市民於恢復通關後一年內乘搭至高鐵直達的58個內地站點,加速恢復與內地的交往。
惠民紓困措施
立法會議員陸頌雄則建議為減輕市民車費負擔,應延續現時港鐵每程八折的車費優惠至少一年,並擴展至資助巴士及小巴車費。調低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門檻至$200或以下,將此列為恆常化,並增加補貼比率及上限。而政府應在2021/22年度落實二元乘車優惠計劃的合資格年齡由65歲降低到60歲,並將紅色小巴及電車納入計劃。為紓緩運輸業苦況,應延長向運輸業界補貼燃油費至最少一年,並擴大受惠車種種類。
工聯會職業訓練及促進就業委員會副主任梁子穎指政府儲備雖然減少,但政府要與市民共渡時艱,紓困措施絕不能少,工聯會建議的紓困措施包括:
- 增發兩個月綜援金、職津、長生津、生果金和傷殘津貼。
- 延長短期食物援助服務計劃提供短期及基本膳食時間至16星期。
- 盡快合併普通和高額長者生活津貼,並劃一採取高額津貼的金額。
- 推出租津、租務管制及物業空置稅三管齊下的措施。
- 公屋免租兩個月,以紓緩租金負擔。
- 房屋協會、房屋委員會及食環署轄下街市及商戶,獲免租一年,以減輕小商戶的經營成本。
其他惠民措施包括:
- 寬減薪俸稅及個人入息稅75%,上限$30,000。
- 寬免全年差餉,每戶每季上限為$2,000
- 全年電費補貼上限$2,000。
- 取消薪俸稅暫繳稅。
由於經濟萎頓,政府收入減少,工聯會建議開徵土地空置稅、資產增值稅和重推物業空置稅等為政府開拓收入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