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聯會每月進行「香港就業狀況及求職信心指數調查」,今日由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陸頌雄、勞顧會勞方代表鄧家彪進行第 9 次調查發佈。是次調查在 12 月 2 日至 12 月 14 日期間進行,共訪問 2177 名香港市民,其中 1191 名為女性,986 名為男性。
摘要
工聯會就業狀況問卷調查發現,過去一年沒有失業的受訪者比率顯著減少(由上月 56%減至 30%),而失業一個月以下比率倍增(由 7%上升至15%),這或許與「保就業」計劃結束有關。
而被裁員、被減薪或被迫停工/放無薪假的受訪者則高達到八成,收入減少的更有 88%。36%市民擔心若因疫情持續而失去工作、失去收入,將未能應付日常開支,21%擔心無錢交租,交唔起子女各類學習費用的, 也達 11%。
由於月來疫情進入第四波,問卷問及受訪者對政府抗疫的評價,接近八成(79%)受訪者表示不滿,因此工聯會建議盡快推行全民檢測,力爭疫症清零、推出警示三級制,以消弭抗疫措施隨意性,並優化安心出行應用程式,從而擊退疫情,恢復經濟;我們亦就抗疫基金 4.0,提出十項精準紓困的建議,以協助受抗疫措施影響的打工仔女。
八成不滿政府抗疫表現
問卷調查問及受訪者對於政府抗疫表現的評價,表示不滿政府抗疫表現的受訪者接近八成(79%),其中表示非常唔滿意的受訪者有 37%,唔滿意的有 42%;而滿意的只有 16%,非常滿意的只 5%,合共不足 20%。結果反映大部份市民對特區政府抗疫表現不滿。
近八成受訪者被裁員、被減薪或被迫停工/放無薪假等
陸頌雄指出,今個月問卷調查結果顯示,78%回覆表示工作受到影響, 其中表示過去一個被裁員的佔 14%,停工/放無薪假的佔 30%,減薪/只發底薪的有 16%,轉做其他較低收入工作的也有 17%,只有 22%回覆表示工作不受影響。
超過八成受訪者收入減少,其中近三成 $0 收入
當問及收入減少的幅度,88%答覆指收入減少,其中 $0 收入的人數高達 27%,15%回答收入減少一至兩成,21%收入減少三至四成,19%收入減少五成以上。收入不受影響的只有 18%。近兩次調查顯示,收入不受影響的比例明顯比前數月減少,8 月至 10 月份的數字分別為 25%、22%、24%,而上月和今個月均只有 18%,反映越來越多打工仔收入減少,生計大受影響。
七成受訪者失業
當問及過去一年曾否失業/停工,只有三成受訪者表示沒有失業,其餘七成受訪經歷失業情況,35%表示失業/停工 1 至 3 個月,13%4-6 個月,21%半年以上(7-9 個月、10 個月至一年、一年以上各為 7%)。
鄧家彪指出,沒有停工/失業的比率大減,或與 12 月份起政府「保就業」計劃完結有關,由於僱主失去工資支援,僱員或需停工甚至被裁減。
月份 |
沒有失業 |
1 個月以下 |
1-3 個月 |
4-6 個月 |
7-9 個月 |
10 個月至 1 年 |
1 年或以上 |
9 月 |
51% |
3% |
11% |
12% |
11% |
6% |
7% |
10 月 |
41% |
5% |
13% |
13% |
12% |
8% |
9% |
11 月 |
56% |
7% |
15% |
10% |
4% |
4% |
4% |
12 月 |
30% |
15% |
20% |
13% |
7% |
7% |
7% |
六成人對工作前景不樂觀
而被問到是否有信心在未來三個月內可找到一份全職工作,60%受訪者表示沒有信心在未來三個月內可找到一份全職工作,其中 24%表示毫無信心,無信心的為 36%;表示有信心的只有 8%,至於非常有信心的有3%。鄧家彪指有關結果反映市民對就業前景並不樂觀。
最多受訪者從事零售/服務/娛樂業
是次調查受訪者中,以飲食業最多有 17%,其次是零售/服務/娛樂行業有 15%,清潔、保安再次之,有 12%,接著是旅遊/酒店業,有 9%。這些均是最受疫情影響的行業,因此,調查結果正正反映他們失業情況非常嚴重,他們或被裁員,或因為疫情停工、無工開而失業。
擔心應付唔到常開支
今次問卷調查問受訪者,如果疫情持續令受訪者失去收入,將面對最迫切的經濟問題是那一選項,最多回覆表示「負擔唔到日常開支」(36%), 其他選項的回覆比率依次是「屋企無錢交租」(21%),「交唔起子女各類學習費用」(11%),「無錢供樓」和「負擔唔起自己或家人的醫藥費」(均為 8%),無錢還債(5%),其餘 12%選其他。
建議:
第四波疫情引爆,基本上是可歸因於政府防疫抗疫措施錯失、甩漏,加上執法不嚴,導致疫情擴散。當局因應疫情轉趨嚴峻,再次宣布收緊防疫措施,不單只禁止晚市堂食,連健身中心、美容院和按摩院等也受牽連,需要關閉,令業界叫苦連天。施政報告雖然提到全力以赴,力爭「清零」,但政府必須推出更強力的措施,才有可能達致「清零」的目標。
盡快推行全民檢測 力爭疫症清零
大部份市民不滿政府抗疫不力,令到疫情反覆,更有不少市民認為,與其疫情拖拖拉拉不斷尾,不如推出全民檢測,務求在短時間內,找出潛藏患者,杜絕疫情擴散,以達至力爭「清零」的目標。工聯會建議進行全民檢測,並於期間參考新加坡、英國等地推行禁足令,只容許市民外出購買食物或生活用品、就醫、工作(無法在家工作)、照顧有需要的家人、朋友及鄰居,以及外出檢測等,其餘情況都不准外出,以確保全民檢測的效果。
推出警示三級制 消弭抗疫措施隨意性
政府防疫措施欠缺一套客觀準則,政府應參考英國、韓國、新加坡等國家,制定三級的防疫警報機制,由疫情穩定至嚴重,分為黃色警報、橙色警報、紅色警報三級,因應不同級別,制定不同程度的社交距離措 施,令市民和商店有所依歸,及早預備。政府可參考各項指標決定防疫級別,包括單日新增本地確診數字、60 歲以上人士確診數字、不明源頭個案比例、公營醫療服務所承受的能力等。
優化安心出行應用程式
近來每日均有數以十計源頭不明的確診個案,情況令人非常憂慮。同時亦反映現時推行的安心出行應用程式,沒有發揮應有的果效。建議政府優化安心出行應用程式,並強制市民使用。例如新加坡使用的程式tracetogether 是以手機的 GPS 及通過藍芽與其他用戶的手機交流確定
位置及接觸人士,而把資料加密儲存在用戶手機上,當有人確診感染才會在用戶授權下供衛生機關使用,以及通知曾有近距離接觸過的用戶, 此法方亦解決私隱資料處理的問題。其實兩大手機作業系統,早已經合作研發出開源的一個病毒接觸追蹤程式框架 API,讓世界各國政府撰寫相關程式使用,務求利用科技程式抗疫。優化安心出行應用程式應從這個方向出發,優化時亦應考慮配套措施,以協助沒有或不善使用智能手機的人士使用。
儘快通關
全國唯獨香港特區疫情一波接一波,未能受控。現時與內地不能通關, 嚴重影響人流交往,不少本港工作港人未能返回內地屋企,與家人已分隔近一年,特區政府必須修正各項錯漏百出的措施,並必須進行全民檢測、力爭「清零」,令香港追上內地控疫水平,儘快通關,恢復兩地人流交往,並復甦經濟。
抗疫基金 4.0 應精準紓困
- 精準紓困,聚焦援助疫情重災區的失業、停工及被減薪工友,即時提供每月上限 9,000 元、為期六個月的失業/停工現金津貼;
- 各項抗疫基金津貼需直接發放到僱員手中,發放憑證除了強積金戶口外,還必須接納僱員的報稅紀錄、服務合約或行業資歷等證明,避免依靠僱主作單一證明及 從中截取福利;
- 向受疫情影響的重災區行業工友(飲食、零售、康體、美容及按摩業、民航、旅遊、酒店、交通運輸、教育/體藝訓練及建造等)發放一次性 10,000 元的現金補貼;
- 如受僱者因工作需要而接觸確診者,被強制隔離或停工,政府應提供補貼;
- 儘快補漏拾遺,抗疫基金保障範圍必需覆蓋沒有強積金戶口的自僱人士、海員、 本地團導遊領隊等等,並向沒有強積金戶口的自僱人士發放一次性 7,500 元津貼;
- 增加僱員再培訓局「特別。愛增埴」課程種類及提升津貼至 9,000元;
- 降低申領失業綜援門檻,包括放寬資產上限、提升自住物業寬免期及容許以個人名義申請;
- 調低在職家庭津貼每月總工時要求至 72 小時及 36 小時兩級,讓更多就業不足家庭符合資格申領;
- 加快推出政府已承諾的 30,000 個就業職位,並開創不少於 2003 年沙士期間的 73,000 個短期職位及培訓機會,並資助民間團體開辦更多短期職位;及
- 立即着手研究失業援助金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