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聯會副理事長、立法會議員潘佩璆、立法會議員王國興、葉偉明、聯同40多名工會代表聯同各業工人今早到政府總部請願,促請政府透過財政預算,創造就業,扶助低收入家庭及弱勢社群,並推行多項紓困措施,包括退稅、電費補貼、寬免差餉及公屋租金,擴大交通費支援計劃,資助學童上網費用等,讓市民在虎年得以苦盡甘來,分「柑」同味。
參與代表手持著「人人有工開 個個加人工 向苦日子Say Bye」橫額及寫上各項紓困訴求的手舉牌,高叫口號,祝願市民虎年告別苦日子,並期望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周三宣讀的財政預算案中,因應經濟轉好及政府財政盈餘,實施多項創造就業、扶助基層的措施。
香港已從金融海嘯中逐步復甦,經濟亦轉好,政府財政狀況亦可望隨著本財政年度獲轉虧為盈而改善。不過工聯會研究發現,本港經濟回歸後低收入基層家庭面對的艱困越來越大,1997年至2008年間,月入$5,000或以下的就業人士(不包括外傭)由17.89萬增至27.06萬,升幅逾五成。尤其是全港最低收入10%僱員的收入中位數,由1997年的$4,500跌至2008年的$3,600,跌幅達兩成。由此說明本港貧窮勞工不但人數增加,而且收入更大不如前,越趨貧窮。這群最低收入的僱員於金融海嘯期間,每月收入中位數由2008年的$3,600下跌至2009年第一季的$3,100,可見低收入人口的貧窮程度每況愈下。
令人意外的是,最低收入人士(全港月入最低的20%就業人士)當中,具專上教育程度的勞工人數比例,便由99 年的6.9%增至去年第一季的12.3%,升幅達5.4%,反映高學歷人士不一定會獲較好薪酬。未來將有更多高學歷人士被逼轉投非技術及服務銷售的工作,從而跌入低收入勞工行列,情況令人關注。
工聯會一貫主張就業優先的經濟發展策略,較早前就政府財政預算諮詢期間,就政府經濟政策提出多項建議,包括要求政府調整財政哲學與政府經濟角色,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加快與內地的區域經濟合作,設立專門跟進與內地合作的部門,協助專業人士及港商開拓內需市場,支援內地港商進行產業升級;大幅增加研發資金的投入,為企業投資科研提供誘因,提高經濟競爭力;提供租借土地優惠、廠房租金補貼,扶助行業發展;「十大基建」工程進度,需要配合發展需要及建造業勞動力情況;協助本港發展預製件生產基地,為建造業工人提供就業機會;為「六大產業」規劃新增基建配套。工聯會認為以上措施較能從根本上解決香港面臨的經濟發展問題。
政府應在發展產業、創造就業、加速經濟轉型的同時,也必須適時推出紓解民困的措施,令生活於艱困中的低收入僱員及無法適應知識型經濟的待業人士,生活能得以改善。本港通脹重臨,僱員工資仍處於凍薪至輕微調整中,遠遠落後趨勢。政府若不及時推出有效的紓困對策,隨時會為社會埋下不穩定因素。工聯會敦促請政府即時落實以下措施:
- 擴大交通費支援計劃;
- 資助學童上網費用;
- 生果金離境限制要取消;
- 退稅、寬免差餉、公屋免租、電費補貼;
- 向領綜援、生果金人士獲發「雙糧」;
- 成立促進就業委員會;
- 創造綠色職位;
- 協助青少年就業;
- 成立臨時性失業援助金,發放「再就業支援津貼」;
- 將盈餘注入強積金戶口,並容許自願性供款部份免稅;
- 設醫療保險保費免稅額,放寬長者醫療券限制。
另外,自政府宣布活化工廈後,不少業主立即加租,工聯會促進就業委員認為,為避免政府的活化工廈政策,嚴重打擊近期大力發展的創意文化產業,希望財政預算案能包括:直接購入部份工廠大廈,以合理租金租給文化創意團體;成立專項基金,直接資助創意團體;制訂租金管制,以及在工廈活化後保留一定百分比面積予文化創意團體租用。
工聯會期望財政預算能引領香港經濟朝向較好的方向發展,從而達至標本兼治,成功轉型,令全港僱員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