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工會歷史悠久,伴隨中國共產黨和新中國篳路藍縷,走過段段奮進征程。回首抗戰歲月,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在敵後戰場牽制日軍行動,貢獻非凡,愛國工會亦以團結力量迸發火花,一點一點獻出救國力量。汽車交通運輸業總工會(汽總)便曾向八路軍捐贈救護車,支援抗戰,到了上世紀50年末,一班汽車業工友率先組織回國,將人力和技術引進內地,獻力新中國發展。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全國奮起抗戰,香港一班愛國工人第一時間支援祖國。汽總主席陳兆華表示:「當時汽總發起了籌款支援八路軍,大概只用了三十多天便籌得約4000元,購入一輛救護車、一些醫療物資和防毒面具。」
在戰亂的大背景下,要將救護車從香港送到內地,不但要考慮安全問題,亦要解決沿路維修及補給問題,可以說是千辛萬苦、排除萬難。陳兆華說:「我們在香港找了三十多名司機與救護車一同北上,先從香港坐船到廣州灣(湛江),再乘船到越南,才能夠轉到廣西桂林,將救護車交到駐桂林八路軍辦事處,再轉送到延安。」
這輛由汽總捐贈的救護車,在抗戰期間發揮了多大力量,或許難以估量,但中國人民守疆衛土、堅忍不拔,始終迎來最終勝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而百廢待興的中國之後亦換上新天。歷史和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新中國迎來翻天覆地的改變,不變的是愛國工會繼續奉獻力量,全力支持祖國發展。
「1958年內地提出社會主義建設,汽車業工友大概有千多二千人第一時間北上參與,最主要來自兩個範疇,一是司機,二是修車師傅。」陳兆華表示,當時內地很多車輛都是從外地引入,香港工友接觸外國車的機會比內地工友多,經驗和技術都比較好,成為了內地工友好師傅。「當年汽回內地參與建設的香港工友,很多都落地生根,一直留在內地,尤以廣州居多。記得20年前左右,汽總在廣州慶祝成立80周年,我還見見到很多老前輩,但到95周年慶祝時,這些老前輩只剩下數人了。」
汽車業工友奉獻畢生青春,以技術所長貢獻國家所需,汽總亦在香港協助祖國多方面發展,例如先後在粵北捐建了三間希望小學,幫助山區兒童以知識改變命運;每逢內地同胞遇上危難,汽總都會將血濃於水的精神化為行動,及時施以援手。
今時今日,中華民族已經由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在實現「第二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征程上,汽總和其他愛國工會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奉獻青春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