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來到,打工仔女、特別是一班失業工友要牛轉乾坤,須靠特區政府更多具針對性紓緩措施。
中聯辦主任駱惠寧早前在新春「雲酒會」提到對香港四個判斷,其中特別指出要拿出精準有效施政措施,破解就業、收入、土地、房屋、醫療等重大民生問題,讓每一個人的努力都不被辜負,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駱主任講話言簡意賅、一矢中的,點出了香港問題,指明了施政方向,非常接地氣,正好說出香港普羅市民的心聲。
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虛心接受別人意見和批評,才能圓滿解決問題。可是,部分特區官員討論解救失業方案時,對勞工界務實建議總是批評多多,建設性欠奉,給人逃避敷衍推搪感覺。今午公布的最新失業率料續令人擔憂。對於救失業,勞工界九大勞工團體在回歸以來首次聯署聲明,提出一籃子綜合解決措施,除了社會普遍共識的發放緊急失業援助金,同時要求放寬失業綜援申領門檻、增加再培訓名額和培訓津貼,以及創造更多臨時性職位。
特區官員常說有聽意見,有具體應對措施,但實情雷聲大雨點小,口惠而實不至。例如,失業綜援未容許以個人名義申請;而「特別.愛增值」計劃每月最高津貼額即使提高至5,800 元,但計劃有不少限制,失業者難以拿足津貼,每個月一般只有3,000 元;至於臨時就業職位,增加的數量遠遠少於沙士期間。
寧花近900 億救企業而不救失業,只幫老闆不幫工友,個人努力不被尊重,沒有獲得感和幸福感是勞工基層怨氣所在。要精準破解失業,政府下周發表財政預算案必須有擔當,有實際投入和具體措施,例如撥出200 億、300 億或者更多的專項預算用於解救失業,讓更多失業人士感受到政府的關心和支持。
工聯會理事長黃國
刊於2021年2月18日《香港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