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於上周隆重舉行,深圳由小漁村發展成國際大都會,經濟總量超越香港,足證國家改革開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時警示我們不能再固步自封,陷於政治爭拗,蹉跎歲月,必須認清形勢,明確定位,理清發展思路,把握機遇,奮起直追。
以亞洲過去的發達國家及地區為例,1980 年香港和台灣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分別為5,700 美元和2,385美元, 分別高於新加坡和韓國13.9% 和40.0% , 時移世易, 到了2019 年,香港和台灣分別只是他們的77.1%和79.0%,經濟增長速度遠遠跑輸新加坡和韓國。我們鄰近小兄弟澳門,自從回歸後能夠迅速抓住機遇,充分發揮「一國兩制」優勢,成功實現跨越式發展,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於2007 年超越香港,現時更是香港的1.64 倍。由此可見,澳門、新加坡和韓國聚精會神發展經濟,把握機遇,搭上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列車,實現快速發展, 與此相反, 香港陷入政治紛爭, 部分香港人要和內地保持距離,內耗嚴重,白白錯過大好機會。
本月底召開的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將研究決定「十四五」規劃,謀劃未來社會經濟發展目標。香港如何對接國家發展戰略,融入大灣區建設,尋找發展機遇,是值得每一個香港人深思。要緊記習近平主席在香港回歸20 周年慶典講話中的告誡,希望香港珍惜機遇, 避免「蘇州過後無艇搭」。因此,香港要認清形勢,明確定位,把握機遇:一是要主動對接國家發展戰略,特別是在大灣區建設中,發揮自身「一國兩制」優勢,貢獻國家,發展自己;二是認清香港是國際經濟城市,不是政治城市。要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不能泛政治化,絕不應容許政治攬炒行為;三要推動政治改革,行政主導,轉變施政理念, 有效市場結合有為政府,引領融入大灣區、產業發展、經濟轉型;四要推動社會改革,切實解決深層次社會矛盾,讓社會各個階層都能夠共享發展成果,增強市民對特區政府的認受性和支持度, 為特區政府打破利益集團壟斷,清除發展道路中的障礙。
香港工聯會理事長黃國
刊於2020年10月22日《香港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