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好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列入今年中央政府工作報告,也將是今年粵港澳大灣區一項盛事。粵港澳三地將於今年11月共同舉辦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這不僅是體育競技的舞台,更將成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經濟提質、文化交融、社會協同發展的重要引擎。全國兩會期間,不少代表委員建言獻策,並指三地聯合舉辦十五運會,國家力量和經驗的導入,將提高香港獨立或聯合舉辦大型賽事能力,有助提升香港軟實力,打造盛事經濟。
港澳與內地競技體育交流頻密,不過一些環節仍存在需破解的難題。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工聯會會長吳秋北表示,當前有大量香港學生在內地求學,他們當中有一些人在競技運動方面有天賦,成績也出色,然而,受限於體制機制問題,如果他們想加入國家隊,暫時還沒有渠道。又如,根據內地相關規定,香港體育專才要參加內地人才選拔,需要得到香港本地相關領域體育會的推薦,但部分體育會未必有精力或意願作專門推薦。
另外,生活在內地的港人在當地購買社保、醫保不存在障礙,但對於運動員這個特殊群體來說就存在一定難題。「如果香港運動員在內地比賽受傷,應急救治是沒問題的,但如果需要在內地長期醫治和康復,就沒有醫療保障。另外,在香港或國外受傷、想去內地醫治的香港運動員,同樣面臨這個問題。」吳秋北預計,十五運會期間會有不少類似個案出現,期待三地建立溝通協調機制,推動解決相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