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卫生局公布,「慢病共治计划」在全港增设逾40个服务地点,并新增专属护士诊所及专职医疗服务。专属护士诊所服务方面,会新增「糖尿脚」评估、处理及预防服务,亦会为参加者制订阶段性的个人化健康生活和日常饮食习惯改善计划等。专职医疗服务方面,物理治疗师会为复杂个案提供度身订造的运动处方及痛症治疗等。首阶段由今日(1月21日)起为「慢病共治计划」参加者提供服务,市民到护士诊所看诊每次共付额为80元,视光师及物理治疗师每次150元,营养师则每次380元。
「慢病共治计划」基层医疗服务网络和服务的拓展,能让计划参与者以较低廉的价格享用更多基层医疗服务,进一步减轻基层市民负担的同时,亦减轻了公营医疗的压力。
工联会亦收到有部分参与计划的医生反映,需要耗费较多时间在输入资料等行政工作上,导致诊症时间加长。此外,现时市民对中医服务的需求逐渐增加,而香港市场上,不单中医服务、中药价格高,其他药物的价格亦较高,令到有经济困难的市民难以负担。
工联会为「慢病共治计划」以及基层医疗提出以下改善建议:
1、 增加三方协作中医诊所的资助和配套,加强「地区康健中心/站」推动中医相关服务和向私营或NGO购买中医服务。
2、让参与公私营协作计划的私营及NGO中医能以医管局採购价共同採购中药等。
3、简化公私营中医协作的行政工作。
4、建议从目前要求新药至少取得36个地区的「药剂制品证明书」,减为只需要一个认可地证明书,以便更快引入新药到香港,方便急需用药的病人。
5、长远研究与内地政府合作,建立独立药物审查及註册机制等。政府并应鼓励公营医疗机构和私营诊所採用经认证的内地药物,令内地药物能进入市民的医疗选择范围。
每个市民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市民亦应该建立「早筛查、早治疗」的概念,以便早些找出隐性的慢性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