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工会联合会职业训练及促进就业委员会
回应施政报告有关职业教育及就业政策的建议
若果将职业教育比喻为跑车,驾驶人必然是教育局局长吴克俭。然而目前职业教育正驶离属于自己的「职业训练」路缐,胡乱切入传统专上教育之路。因此工联会职业训练及促进就业委员会正式向吴克俭发出告票,罪名是「职业教育入错缐」,导致青年无法向上流及劳工不足假象。
背景
关注到香港就业机会单一及青年向上流之路闭塞,行政长官梁振英早在2014年的施政报告开始每年皆强调「推动职业教育」以做到「行行出状元」,可惜的是教育局却忽视劳工界的声音,导致「职业教育入错缐」走向传统的专上教育之路,丧失了职业教育注重「实操」及「就业挂」的特色,并与香港的经济发展完全脱节。专业技术人才因而断层老化,年轻人被迫困在传统学制的单一进修出路,苦无多元向上流的空间。
刚出炉的《施政报告》预测建造业未来数年会欠缺技术工人,认为「有需要输入劳工」。其实不单止建造业,近年零售、饮食、机电及安老等行业亦纷纷以「劳工短缺」为藉口向政府施压要求输入外劳。然而只要特区政府做好职业教育,根本不需要输入外劳。否则,「青年无法向上流」的问题不断恶化,香港各行各业亦会逐步凋零。年轻一代在看不到前景下怨气日深,直接影响香港的安定繁荣。
职业教育不同于传统专上教育
2016年施政报告宣布全盘接纳「推广职业教育专责小组」(简称专责小组)向政府提出的建议。然而由于教育局一直排斥劳工界成为专责小组的代表,专责小组的建议明显未能扭转「职业教育入错缐」走向传统的专上教育之路。
「多元出路」虽然是教育局宣称的香港教育制度特点,但教育局多年来一直重「文」(大学精英)轻「武」(技术专才),未有贯切执行「教育双轨制」,只愿意投放大量资源发展专上教育而忽视职业教育。如今专责小组建议将职业教育改名为「职业专才教育」,并涵盖达至学位程度的有关课程,整个改革思维仍然脱离不了重「文」轻「武」的观念,只懂大力开拓学士学位学程而忽略注重「实操」及「就业挂」的职业教育。然而职业教育根本就是传统专上大学教育外的另一个教育系统,若然改革职业教育不重视「实操」及「就业挂」,反而走向传统教育之路,那么职业教育将会失去其应有的社会价值,并且导致香港出现两大问题:青年无法向上流及劳工短缺假象。
青年无法向上流
近年建造、机电、零售、饮食、安老等各行业不断高喊人手不足。统计处的《2018年人力资源推算报告》预测高中、技工、技术员和副学位的人手将会在2018年出现22,000名的短缺。因此香港的年青人只要得到适当的培训,绝对可以透过投身职业教育而达至「行行出状元」的梦想。虽然2014年的施政报告宣布推出全新的学徒计划:「职」学创前路先导计划,以提升学徒津贴、入职薪金及更清晰的晋升阶梯吸引新人加入人力需求殷切的行业,可惜的是教育局却一直未有落实执行。「职」学创前路先导计划的学徒名额直到2015年底为止,竟然只有不足1,200名,与统计处估计2018年有22,000名技术专才短缺的数字仍然相差超过20,000人。难怪香港青年近年不断高唿苦无就业出路了。
劳工不足假象
教育局长期忽视职业教育,导致无良僱主拒绝投放资源培训及吸纳人才,故意制造「劳工短缺」的假象要求政府输入外劳。
以零售业为例,约于2010年零售业僱主不断高唿「劳工短缺」,要求政府输入外劳。有见及此,2013年政府推出零售业「职」学创前路先导计划,邀请一直口喊零售业人手短缺的零售业僱主提供学徒实习名额,由政府出钱提供培训津贴协助僱主招聘新人及培训人手。可笑的是零售业僱主对此的反应却甚为冷淡。过去零售业僱主素来强调业内职位空缺高达8100个,但零售业僱主对「职」学创前路先导计划却只愿意提供不足500 名的学徒实习名额。更讽刺的是,2015年年中零售业的营业额开始下滑,不少零售业僱主竟然即时高调在传媒表示零售业人手过剩,有需要考虑冻薪、减花红、裁员,甚至只会聘请合约及兼职员工等节流措施。零售业无良僱主这两种咀面,除了导致「劳工短缺」此一说法不攻自破外,更重要的是彻底伤害了年轻人的心。试问年轻人看在眼裏,又怎会相信零售业是一个值得「付託终生」的行业?因此零售业在过去数年出现大量的人才流失,零售业僱主实在需要对此痛定思痛,深刻反省。
建议
因此,香港目前根本不是「劳工不足」,而是「培训不足」。教育局若然能够早着先机,一如2014年的施政报告所言加强职业教育,香港青年无法向上流的问题早已得到舒缓,「劳工不足」的假象也会消失。
(一)任何的职业教育改革必须朝向「实操」及「就业挂」的方向
工联会职训就业委认为,香港职业教育的改革方向不应朝向传统专上大学教育的方向,而必须重视职业教育的两大特徵:「实操」及「就业挂」。否则,职业教育将会失去其应有的社会价值,并且导致香港出现两大问题:青年无法向上流及劳工不足假象。
「实操」者,即在职培训或工作实习也。以建造业为例,建造业的职业教育向来注重「实操」,严格要求学员前往工地实习,透过「边做边学」的在职培训模式,确保学员取得行业的专业技术及资歷。事实上,不少家长及学生趋之若鹜的行业也讲求「实操」,例如律师、医生、会计师、教师及社工等等。因此,职业教育绝非只是蓝领工人或「手作仔」行业所独有,反而是任何专业技术人才不可或缺的学习模式。
至于「就业挂」,正是解决目前香港技术专业人才短缺及青年向上流的问题的一剂良药。以香港职业教育的王牌课程学徒训练为例,每一位参加的学徒在训练期间,职业训练局皆会指派一名学徒事务主任跟进学徒的学业及职业问题,因此学徒计划向来皆有约九成的成功就业率。又例如近年建造业人力需求殷切,因此建造业议会推出的职业教育课程特別设计了多项就业跟进的配套服务,包括师友计划、学员家访、学员跟进调查、僱主问卷调查等等,务求确保每位毕业学员能够成功投身行业工作,为香港的经济作出贡献。
(二)推动僱主参加「职」学创前路先导计划,打破「劳工不足」假象
政府有责任带头为香港的经济培训足够及合适的人手,特別是当无良僱主缺乏承担,拒绝投资,只懂「走精面」要求政府输入廉价劳工。因此,工联会职训就业委员会全力支持特区政府加强职业教育,认同改革学徒计划,推出全新的「职」学创前路先导计划,包括提升学徒津贴、入职薪金及更清晰的晋升阶梯。既然香港目前不少行业皆宣称「劳工不足」,那么教育局应该趁此机会大力推动各行各业求才若渴的僱主参加「职」学创前路先导计划,透过提供更多的实习职位吸纳新人入行。否则,僱主只懂口喊输入外劳而不愿意投资于人才培训上,足以证明「劳工短缺」之言实属谎言。
(三)成立包含劳工界代表的「职业教育专责小组」加强推动职业教育
沒有劳工界的参与及监察,职业教育只会入错缐,沦为传统的专上教训,失去了原本应有的「实操」及「就业挂」的两大特色。因此为了落实加强职业教育,特区政府应该从速成立一个包含劳工界的「职业教育专责小组」,负责推动及监察改革职业教育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