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经济 促就业」工会代表座谈会日前(10月4日)举行,中联办副主任何靖,特区政府劳工及福利局副局长何启明及劳工处处长孙玉菡,亲临基层工会会所,听取工会代表和工友反映各行各业的困境和心声诉求。何靖赞扬工联会做到工友的「知心友」、「贴心人」,反映问题,也要为工友解决问题。会长吴秋北要求政府全面检讨不合时宜劳工政策,扭转「重资本,轻劳工」;理事长黄国要求政府重视劳动付出和尊严,以工代赈,乐业、安居都急需应对。
座谈会由中联办社工部副部长李运福主持。黄国简介了本港近年整体就业情况和各行业面对的难题,他指出,现时就业形势两极分化、冰火两重天,由于疫情冲击时间长、面广,工友除了面对失业、停工无收入,还有多劳少得的情况。住公屋者租金较低,相对较易捱;要租屋、租劏房者更难顶,所以房屋问题也是劳工问题,必须全力解决。现时工友们最迫切的诉求是儘快控制疫情、及早通关。事实上,工友并不希望靠政府救济,而是希望有份工,政府应加大力度创造职位,期望特区施政能够以人民为中心,创建人人有机会的社会,让劳工基层都能靠双手换取乐业安居。
座谈会是在香港海员工会会所举行,20名工会和工友代表轮流发表意见,表达多个行业劳工苦况和心声诉求。工联会副会长、职业训练及就业促进委员会主任陈邓源建议政府重组架构,应对和统筹人力资源和职业教育,做好「职学双轨」;提供诱因吸引加入安老行业;提高再培训津贴至9000元并放宽学歷限制至大学生等等。
很多年轻人虽然知道大湾区有发展机遇,却不知如何入手。工联会副理事长曾志文建议在本港高中丶大学初班加入大湾区课程丶讲座,提供就业发展前景资讯;加快推进湾区职业培训丶认证;建议内地考虑以购买服务形式,容许香港合法团体为内地港人、特定社群提供生活支援丶职业培训等服务。
工联会副理事长、权益委员会主任丘燿诚促请政府推出紧急失业/停工现金津贴,支援打工仔女;而破欠基金补偿上限26年不变,要求提高上限和加快审批效率;敦促政府儘快落实撤销强积金对沖,绝不能「走数」。
政府人员协会主席马志成提出要完善公务员谘询架构,以体现「爱国者治港」原则,他说,政府中央评议会应加入爱国工会,并设立一套爱国者考核机制及培训教育。他又建议长俸制公务员的子女,升学津贴应涵盖内地大学。
汽车交通运输业总工会主席陈兆华提出,政府大力发展铁路却欠缺整体考量,容许「一铁独大」,扼杀其他交通工具的生存空间。他要求政府正视及解决商用车辆泊位不足的问题,减轻司机运作成本和减少违泊情况,并严厉打击网约白牌车,保障的士司机营运收入。
汽车总工会巴土分会代表黎兆聪要求政府在批出专营巴士的专营权合约时,加入保障劳工条款,并关注企业或财团藉收购方式变相合併专营权,形成垅断,加剧对员工的剥削。他提到,有巴士公司以「125时薪」方式聘请专营巴士车长,影响车长稳定性、分化车长级別及形成同工不同酬情况,促请正视。
香港铁路工会联合会主席林伟强表示,港铁的站务及维修部门冻结人手超过两年,人手短缺严重,却以保就业为藉口连续两年冻薪,重挫士气,令人才持续流失。他促请港铁在薪酬机制中加入年资因素吸引人才,并改变企业作风,认真聆听工会和员工的意见。他又提到,电车作为重要的公共交通,政府应思考扶植电车现代化。
香港海员工会代表梁耀全说,港澳缐客轮停航多时,员工大量被裁,在职船员人数由1200人减300人,持续放取无薪假,却一直得不到任何支援,希望政府以援助旅游业的做法,向每名港澳缐客轮从业员提供约2.25万元的援助金。另外,他期望政府有所规划,结合大湾区发展,为业界开创新出路。
香港有超过2000名跨境货车司机早已在内地置家,香港并无居所,但因防疫要求,「有家归不得」已持续逾年。海港运输业总工会代表曾宪杰期望中联办和政府有关部门与广东省商讨,在未实施整体通关前「先行先试」,让这批跨境货运司机能定期或不定期回家,与家人见面团聚。
香港航空业总工会副主席黎彩萍讲述机场人员两年多来的苦况,她说,大批工友被迫长放无薪假,收入锐减少30%至40%。而政府巨额注资国泰公司,机管局减免商户租金,却不对前缐员工施援,不少熟练工友被迫离开机场。机场三跑快将落成,「十四五」规划纲亦要提升香港的国际航空枢纽地位,面对机场从业员的严重流失、老化,政府必须有所作为。
香港机电业工程专业人员协会代表黄达善指出,公共事业外判工人常有「同工不同酬」情况,有部分更是以日薪计,归属感低,对社会易生不满,而且业内冻薪普遍,严重打击士气。他促请政府对业界投入更多关心。
香港文职及专业人员总会副会长陈勇华要求政府重视工作零散化和网络化问题,适当修改僱佣条例。他又提到,保险证券行业在疫情期间受到很大冲击, 久未通关「开唔到单」,期望政府做好防疫,争取儘快恢復通关,便利本港前缐金融从业员。
疫情下很多工友站在疫情最前缐却「多劳少得」,例如保安员、清洁工,「自己顾自己」,只领取最低工资又未享合理待遇。服务业总工会代表陈旭华要求最低工资改为「一年一检」,继续向业界提供辛劳津贴,减少外判,并由政府带头完善标准合约条文。
髮型化妆整体形象设计师总会代表谭慧华示,疫情之下「沒有婚礼,沒有饮宴,沒有舞台表演」,令到髮型、化妆行业「零收入」,苦不堪言。她又反映自由工作者行业建议,包括制定一个最低强积金供款额,并要求佣主签署工作完结证明;效法欧美国家,要求僱佣双方签订合约,僱主在合约完结30天内付清薪金;任何僱用方如因自由工作者行使权利而作惩罚、威胁、列入黑名单或作出任何类型歧视,即属违法。
香港百货商业僱员总会会务总幹事林志忠说,零售业失业率高,疫情期间收入大减,消费券效用短,而且收入也无增加。工会期望能够通关,否则商店难捱随时再有结业潮。他指出,破欠基金补偿上限过时,而申请时间太长,「差不多九个月才拿回钱」,甚至要控告公司破产才可呈请,促请法援配合。
饮食业职工总会代表招冠聪指出,虽然获得政府「保就业」计划资助,很多僱主依然减人手,要员工放无薪假或「预支假期」,极不合理。同时,因应人手减少,工友的工作量大增,劳损问题更严重。他又表示,中厨仍未如西厨「专业化」,期望政府多办大湾区比赛,加快推动资歷互认,从而提升中厨地位。
香港房务从业员协会代表麦淑琼表示,现时酒店入住率有所提升,但由于很多酒店都「谂缩数」,执房员「辛苦咗,但人工没加番」,很多员工觉得太辛苦辞职,人手愈减又愈辛苦,是恶性循环。她期望早日通关,能够带动酒店从业员待遇提升。
香港旅游业僱员总会代表唐宁表示,「黑暴」加上疫情,旅游业陷于瘫痪,很多从业员都被迫转行,例如做保安员。他指出,现时最大问题是无法通关,行业復甦遥遥无期,从业员转行可能造成人材流失。希望政府创造多些临时职位,特別跟旅游相关的,例如绿色旅游大使,保留旅游业人手,为将来復甦做准备。
制衣服饰从业员协会代表张家满指出,由于驻港品牌迁移,整个制衣服饰行业正在萎缩,香港「国际服装中心」地位难以保持。他建议,政府可以推动「摊档经济」、「市集经济」,提供租金优惠,带动升级转型,并协助业界拓展内地14亿人市场。
香港建造业总工会权益主任吴伟樑说,建造业从业员老化问题严重,政府有必要加强培训,吸引年轻人入行。另外,虽然预期未来工程量增,但期望政府短期内推出一些推翻新工程,例如为独居长者维修、换U型喉等,纾缓现时失业问题。他又说,由于致命意外较多,搭棚行业保费高昂,工友根本无法负责,建议成立关注小组推动下调保费,或由政府成立保险基金,协助业界购买可负担的保险。
座谈会内发言热烈,吴秋北发言时先感谢特区政府、中联办对打工仔的关心,透过今次座谈直接、全面地了解多个行业面对的问题,同时亦是整个社会的缩影。他指出,现时全社会都需要面对疫情常态化,可惜劳工政策未有跟上,「劳工不安,社会不宁」,政府有必要更全面了解打工仔情况。他表示,政府在劳工政策上「长期欠债太多」,希望政府日后扭转「重资本,轻劳工」的态度,全面检讨劳工政策,推动特区用好中央惠港政策,更好地与内地发展接轨。
孙玉菡发言时明确取消强积金对沖是「事在必行」,也是自己必担之责,承诺会儘快处理。至于破欠补偿上限,「调整是必然的」。他提到,以往立法会制衡多,现在是新形势,新开始,公务人员办事要由「有困难」变为「怎样办」,未来有条件做得更好。
何启明说,再培训课程放宽学歷限制可以考虑,跨境司机「无家可归」也应该多予协助。他提醒工友,即使恢復通关,各行业的復甦也可能有异,要有更好的准备迎接未知的挑战。
何靖关心广大劳工阶层生活状况,他发言时表示,过去两年多,香港经歷「黑暴」和疫情冲击,各行各业面对的挑战和压力甚大。中央制定香港国安法和完善选举制度解决了「黑暴」问题和政治乱象,相信特区政府日后可以更集中精力解决经济、民生问题。他指出,今次出席座谈会深受启发,期望日后有更多「坐低好好沟通」的机会。
何靖介绍国家「十四五」规划、粤港澳大湾区带来无限机遇,香港明天必将愈来愈好,香港市民一定能够搭上国家发展的快车,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他勉励工联会继续为劳工基层谋福祉、争权益,做好打工仔的「知心人」、「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