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言
自一九九五年七月一日开始,持单程证从内地来港的人数每日维持在一百五十名,即是,每年共约五万五千人在香港展开他们人生中的新一页。然而中港两地社会发展阶段和社会制度不同,新来港人士往往面对许多适应上的困难,包括语言、社交、生活习惯、就业、家庭关係、住屋等。根据民政事务总署及入境事务处进行的内地新来港人士的统计调查(二零零三年第四季),逾七成新来港人士表示适应有困难,同时间,逾七成半表示需要接受支援服务,而该调查显示新来港人士的家庭月入中位数为 $6,600,明显低於香港整体的中位数。由此可见,新来港人士的适应问题极需香港社会的关注。
近年香港经济不景,失业情况严重,再加上特区政府收紧福利开支。故此,即使现时已有许多社会服务团体提供多元化的支援服务予新来港人士,但新来港人士的生活适应困难并不会轻易得到舒解;更严重的是,这会使他们难以融入香港社会和获得工作。长此下去,必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此,中港两地政府应该积极检讨新来港人士的来港适应问题及相关政策。
本委员会建议新来港人士的内地户籍应该得予保留一段时期,作为适应香港生活的缓冲,并为难以适应本地生活的新来港人士提供一条「回头路」。本委员会进行是次调查,正是为了了解新来港人士来港後的生活适应困难、就业情况和对保留户籍的建议的立场,从而理解这个建议政策对他们的帮助。
二. 研究目的及方法
1. 研究目的
了解新来港人士来港的目的及家庭状况
了解新来港人士在香港面对的困难及所需要的协助
探讨新来港人士是否适应香港生活
探讨新来港人士是否需要保留内地户籍
2. 研究方法
是次问卷调查於二○○四年四月七至十一日,在天水围、屯门、港岛东、黄大仙、东涌、荃湾、土瓜湾及深水埗共八个地区进行,藉以了解新来港人士的生活状况。是次调查以电话访问及面对面的形式进行,访问对象是来港不超过七年的新来港人士,共成功访问了268人,而当中有52.9%为来港不足三年的人士,而来港三年至七年的为47.1%。
三. 受访者背景资料
1. 年龄
是次接受访问的268位新来港人士中,年龄分佈如下:18-29岁的佔10.9%;30-39岁的为43.8%;40-49岁的有32.6%;50-59岁的有6%;60岁或以上的有6.4%,馀下的0.4%则为拒绝透露。
2. 教育程度
据访问资料显示,在268位新来港人士中,以中学程度的佔大多数,达到51.3%;其次,小学程度佔36%;专科文凭及本科或以上程度的分别为5.4%及1.5%,从未接受教育的有3.4%,其馀的2.3%「拒绝透露」。
3. 个人收入
在268位新来港人士的家庭中,没有入息的为16.9%,家庭每月收入为$3,000或以下的有6.3%;$3,001-$6,000的为17.3%;$6,001-$9,000的有25.6%;$9,001-$12,000的佔19.3%;$12,000以上的有6.3%。而拒绝透露的比例是8.3%。
4. 受访家庭成员人数
就调查数据所见,受访者家庭成员的总人数主要为4名,佔35 %,其馀依次为21.3%的5名;20.3%的3名;13.3%的2名。另外,家庭人口达6名或以上的有8%;而只有受访者1人的则有1.9%。由此可见,新来港人士的家庭结构多以核心家庭为主,与现时香港特区整体社会的大趋势并无显着分野。
5. 新来港人士家庭在学子女的数目
调查显示,在受访新来港人士的家庭中,有1名在学子女所佔的比率为40.3%;2名的有35.3%;3名的为20.8%;而4 名或以上的有3.6%。如是,新来港人士家庭所面对子女教育的压力实在非常普遍。
6. 新来港人士籍贯
在受访新来港人士中,他们绝大多数来自广东省,佔总数的89.5%; 9.7%的来自福建省;来自中国其他省市的则共有0.8%。
四. 调查结果
1. 受访者来港的原因
调查数据显示,新来港人士来港定居的最主要原因是「家庭团聚」,佔总数的78.3%;其次是「照顾亲人」,佔17.2%。其他原因还包括「升学/读书」的1.9%;「做生意/工作」的0.4%。另外,回答「其他」的则有1.5%;表示「无意见/拒绝透露」的有0.7%。由此可见,「家庭团聚」确如我们既往所认知般为内地居民申请来港定居的主要原因。
2. 新来港人士在日常生活中所面对的最大困难
在三项新来港人士所面对困难的主要选项之中,选择「找寻工作」的为最高,佔总数的44.6%,其次为「居住环境」,佔36.2%。其他所面对的困难依次为「子女教育」(26.6%);「生活习惯」(23.9%);「语言沟通」(23.5%)、「婆媳关係」(14.6%);「与配偶相处」(10.1%),而「结交朋友」则为8.6%;此外,回答「其他」的亦有5.3%。由此可见,新来港人士亦如香港特区的基层市民一样,面对着沉重的「搵工」及「生计」压力。
3. 新来港人士寻求协助的主要途径
在面对在港生活的困难时(可选多项),受访者多倾向寻求「亲戚及朋友」的协助,佔寻求协助百份比的24%;其次,13.4%及10.1%表示会向「社会福利署」或「志愿团体」寻求协助。另外,有5.6%的受访者懂得要求「立法会/区议会议员」的协助。至於,回答「唔识搵」及「无谂过搵」的则分别为26.5%及27.6%;选择「其他」的则有0.7%。由此反映,新来港人士多不懂得向有关政府部门及社区服务机构寻求协助,如是,这种倾向与亲戚朋友寻求解决方法的现实,亦间接对他们融入香港社会构成障碍。
4. 新来港人士的工作情况
就调查所见,拥有「全职」及「兼职」工作的新来港人士分别佔14.7%和13.1%。此外,表示「失业」的有22.2%:「就学」和「照料家庭者」为3.6%和39.3%;「退休」的则有6.3%,而表示「拒绝透露」的有0.8%。另外,我们亦对新来港人士的「搵工和失业情况」进行调查,当中,表示搵工时间「唔超过三个月」的有34.3%;「三个月至半年」的有23.2%;其馀「七个月至不足一年」和「一年至不足两年」的分别佔16.2%和15.2%;而「两年或以上」的亦有11.1%。由此显示,新来港人士在港找寻工作时所面对的困难,与香港特区市民所面对相类似。
5. 新来港人士的生活适应问题
综观在所有268位受访的新来港人士中,有18%的受访者认为唔适应及非常唔适应香港的生活,而一半一半的为31.5%,而适应及非常适应的为46.4%。然而,若以来港年期作计算,来港三年或以下的新来港人士则有26.5%的受访者非常唔适应及唔适应香港的生活,远较来港三至七年的人士的只有9.8%的比率为高。由此引证,新来港人士来港初期面对较大的适应问题及困难,我们必须针对此问题,为来港不足三年的新来港人士提供服务,协助他们面对来港初期的适应及困难。
表一:来港年期与是否适应香港生活的关係
|
所有受访者 |
三年或以下 |
三年以上至七年 |
非常唔适应/ 唔适应 |
18% |
26.5% |
9.8% |
一半一半 |
31.5% |
34.6% |
27% |
非常适应/ 适应 |
46.4% |
36.8% |
59% |
无意见 |
4.1% |
2.2% |
4.1% |
总数 |
100% |
100% |
100% |
6. 来自非操广东语系地区的人士面对较大的适应困难
在所有新来港人士中,以来自非广东语系地区面对较大的适应问题,有22.2%来自广东省非广东语系地区的受访者表示非常唔适应及唔适应香港的生活,而来自福建省的更有32%非常唔适应及唔适应香港的生活。为此,协助新来港人士突破语言的障碍,将可提高他们面对的生活适应困难。然而,对一个长期不是以广东话作为母语的新来港人士而言,要学习广东话诚非易事。
表二:来港年期与是否适应香港生活的关係
|
广东省内非操广东语系地区 |
广东省内广东语系地区 |
福建省 |
非常唔适应/ 唔适应 |
22.2% |
16.2% |
32% |
一半一半 |
27.8% |
33% |
28% |
非常适应/ 适应 |
47.2% |
47.6% |
32% |
无意见 |
2.8% |
3.1% |
8% |
总数 |
100% |
100% |
100% |
7. 有六成八的新来港人士同意保留户籍
目前,内地人的福利制度与他们的户籍挂(9075),当内地人取得单程证来香港以後,他们内地户籍便予以取消。为此,有报导指不少新来港人士纵然不适应香港的生活,但他们碍於内地户籍已经被取消,令他们不能返回内地居住。
为此,大部份的受访者均贊成保留内地户籍。在268名受访的新来港人士之中,有68%的受访者认为应该保留户籍一段时间,以适应香港的生活,持反对意见的只有9.4%,一半一半的为10.2%。而在所有不反对保留内地户籍的新来港人士中,有31.8%认为应保留内地户籍一年,而有20.9%认为应保留内地户籍两年,而有47.4%认为应保留内地户籍三年。
五. 建议
1. 保留新来港人士内地户籍三年
两地政府应该研究保留新来港人士的内地户籍三年,为他们在香港的生活提供一条「回头路」。因为新来港人士面对不少生活适应上的困难,是他们来港定居前所未能意识或预备,而他们获通知来港的日期与到港日期皆十分短促,要他们 (尤其是年纪较长、来自都市化愈浅的地区) 短期内克服因语言、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社会制度的差异所引起的适应困难,是绝不容易。而现行政策是会取消新来港人士的内地户籍,即是,户籍所附带的内地教育、住屋、就业等社会保障亦会同时消失,这样无疑是不鼓励难以融入本地生活的新来港人士返回内地生活,令他们无後路可退。若然能保留他们的内地户籍三年,不单可提供多一条後路予难以适应本地社会的新来港人士,亦同时舒缓因他们未能适应本地生活所生的社会问题和支援服务需求的压力。
2. 加强支援服务
政府及社会服务团体应该加强支援服务,为新移民提供更全面的支援网络。普遍新来港人士的家庭经济环境并不富裕,如同本地的基层家庭一样,面对着沉重的生计问题,基於他们的社交网络狭窄,缺乏亲友的扶持,而他们亦未必懂得或者意识寻求社会的协助,令他们的生活及生计比本地的基层更困难。因此,政府及社会服务团体应该加强服务,如协助找寻工作、职业技能培训、申请租住公屋、入学协助、语言适应、医疗託管、家庭辅导服务等,尤其是新来港人士的集中地,如观塘、天水围、深水埗及东涌等地区,令他们可以克服适应困难,获得基本而合理的生活条件。
3. 检讨特区政府现行的福利政策
本地的社会保障及公屋租住的申请条件为本港永久居民,即是,新来港人士需要连续住满七年才可以申请,然而这种申请限制无疑是忽视新来港人士的实际生活困难,特区政府应该检讨现行政策。前述普遍新来港人士的生活条件是比较恶劣,若然政府对他们的需要袖手旁观,则令他们难以跳出贫困的状况,并会酿成潜在的社会问题。特区政府应设立酌情及上诉机制,避免以「一刀切」的思维排拒所有新来港人士的申请资格。
4. 推行社区教育,促进新来港人士融入社会
政府应推行社区教育,及与社区团体合作,宣扬新来港人士与本地居民共建和谐社区的理念,并提供机会予新来港人士与本地人士互相沟通,促进彼此了解,拉窄文化差距。同时,亦可以联繫居港年期较长的新来港人士,作为初抵港的新来港人士的个人辅导,协助他们建立社区网络,以及融入香港生活。
六. 总结
从本调查可见,新来港人士大致上在香港的生活都遇到不同方面的困难,并表示欢迎保留内地户籍的建议。因此,本委员会将会积极向中央政府及特区政府商讨保留三年户籍建议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