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联会社会事务委员会(社委)自今年1月推出「两菜一汤指数」,以监察市民在高通胀下生活质素的变化。第4季调查显示,食材价格持续上升,平均价格由1月78.4元上升至12月89元,升幅达13.7%。市民仍要受通胀之苦,连冬至过节亦甚艰难。
调查反映,南区香港仔是全港最贵街市,要93.5元才可买齐七种食材;深水土步北河街街市及黄大仙牛池湾街市物价则全港最平,只需84元。社委委员何毅淦(右一)指出,食材当中,肉类价格升幅最大,其中鲩鱼升30.9%。
社委副主任麦美娟(右二)指出:「18区当中,有14区录得超过10%升幅,东区渣华道街市的物价升幅更达21.5%;值得注意的是,物价向来最低的深水(96f5)北河街街市,菜价12月数字与年初比较,急升20.9%,升幅排名全港第二。通胀势头难挡,即使过往物价较低的地区亦不能倖免。
社委委员邓卓谦(左二)表示,不少街坊为求节省,不辞劳苦走到邻区买菜,弄得腰酸背痛。市民刘先生表示:「中国人传统认为『冬大过年』,但现时外围环境欠佳,加上通胀肆虐,平日买菜都会精打细算;过时过节,饭菜一定会较好,但食材太贵,今年的菜式应该会较往年差一点。」
调查亦显示,今年1月,「两菜一汤」价格最高及最低分别为89元及69.5元,相差28.1%;但两者12月的差距急剧缩减至11.3%。麦美娟认为,全港物价差距收窄,跨区购物的民间智慧成效不及过往显着;加上交通费不断上升,建议政府尽快於新市镇兴建食环街市、引入竞争,同时应增加本港的食材供应来源,以纾缓基层市民的生活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