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说「民以食为天」,食物价格上涨,令基层市民生活百上加斤。工联会社会事务委员会(社委)为帮助市民减轻生活开支,推出「两菜一汤指数」(下称指数),量度各区街市的物价,帮助市民作出精明选择。
社委拣选了7种最贴近市民生活的日常食材,作为「两菜一汤」的参考指标,份量依照三至四人家庭订定。「两菜一汤」包括:梅菜蒸鲩鱼、菜心炒牛肉及蕃茄薯仔瘦肉汤。社委定期派员到18区街市购买上述食材,藉着监察以上7种食材的价格变化,反映市民受通胀影响的程度。
调查发现,由一月至今,全港18区街市价格已不断攀升,上述七种食材的升幅由0.7%至7.2%,平均升幅为2%。指数又显示,十八区中买菜最贵的是湾仔区的湾仔街市,最平的是东区渣华道街市。湾仔市民泡制一顿两菜一汤晚餐共需88元,而最平的渣华道街市也要71.5元。最贵街市首三位还包括葵青区青衣街市及离岛区逸东村街市。
社委副主任麦美娟表示:「三月份的指数显示,湾仔区及葵青区买『两菜一汤』的价钱只差一元,但湾仔区的住户每月入息中位数有27,000元,差不多是葵青区(14,600元)的两倍,反映了部分地区出现穷人买贵菜,『越穷越见鬼』的荒谬现象。」
「两菜一汤指数」每月会进行一次调查,抽取样本的街市均有超过20档零售摊档,售卖新鲜蔬菜、水果、鱼及肉,以确保资料具代表性。调查覆盖全港18区,包括公共街市及私营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