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机场地勤服务职工会(工会)及工联会职业安全健康委员会(委员会)今日公佈问卷调查结果,超过95%受访者因工引致肌肉骨骼劳损,最严重者更出现11种痛症之多,需休假数年。然而,现时法定职业病的定义过於狭窄,航机装卸员因工劳损并不包括在内,不会得到任何法定赔偿。
工会在本年1月及2月期间进行了一项「香港国际机场航机装卸员 — 职安健问卷调查2010」,成功访问了349位现职於本港3间主要地勤服务公司的航机装卸员,包括香港机场地勤服务有限公司
(HAS)、怡中机场地勤服务有限公司(JATS)、SATS HK Limited (SATS)。受访者来自多个不同职位,主要为流动装卸车操作员(18.3%)、油渣车小型拖头司机(17.8%)、航机装卸搬运员(11.7%)等。
95%僱员航机装卸员曾因工作引致劳损
机场航机装卸员是一种体力劳动相当高的工作,经常需要用人力推动净重约70公至1,000公斤的装载器∕货板,以及提举60至90公斤以上的行李或货物。调查发现,有333名受访者(即95.4%)表示在入职後出现各种肌肉骨骼不适或劳损的情况,最严重者更表示出现11种痛症之多,而出现不适的身体部位主要包括:肩膊(67%)、腰背(66.8%%)及膝盖(55.6%),腰椎(54.2%)及颈椎(51.6%)亦是出现痛症的部位。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劳损统统不是法定职业病,工人须兴讼向僱主索偿,或自行购买药物或向医生求诊,自己承担医药费。
本港现时的法定职业病只有52种,定义过於狭窄及过时,存在漏洞,根本不能涵盖所有行业,保障身体劳损的僱员。
未有积极改善工作环境 无法减低员工过劳
工会曾於2008年就航机装卸员的职安健问题进行了一项大型的问卷调查,并出版了《香港国际机场航机装卸员—职业健康安全调查研究报告》。工会将报告送交了机场管理局、劳工处等多个政府部门,以及多间地勤服务公司,要求有关方面作出适当的预防措施,避免工人过劳或受伤。
但有关方面对报告的反应冷淡,工作环境(包括: 人手、工作程序、辅助设备)未有具体改善。虽然公司曾向员工提供体力处理操作培训,提及要「腰挺直、大腿发力、负荷物靠近身体」等大原则,但都只是纸上谈兵,不切实际。
事实上,航机货舱的工作环境相当恶劣,如波音737、757等型号的窄体飞机,散货舱的高度只有约122厘米,航机装卸员只可蹲着或跪下,用上半身发力搬运货物,难以挺直腰部及用大腿发力。加上货舱的工作空间相当狭窄,工人难有足够空间工作,搬运货物时需重覆扭动身体,或用力推动货物,增加腰背、手肘及膝部的肌肉骨骼劳损的机会。
工作量、劳动强度增加 人手未相应增加
自1996年以来,香港国际机场一直是全球最繁忙的国际空货运中心,货运处理量由1996年的156万公吨增加至2007年的374万公吨,而且一直保持着上升趋势。但是,航机装卸员的人数由1996年约1,200人,增至2006年约1,800人。过往10年货运量的增幅超过一倍,而航机装卸员的人手增幅却只有5成,这意味着每名航机装卸员的平均工作量大大增加。
是次调查结果显示,本港航机装卸员在工作强度大的情况下,他们的健康已严重受损。虽然这些慢性的劳损并非致命,但很容易被忽视,而且影响深远。因此,工联会及工会提出以下建议:
- 建议政府修例,为法定职业病提供较广泛的定义,并将工人普遍性劳损及肌骨骼疾病等列入法定职业病;
- 资方必须正视员工的职业健康,做好体力处理操作评估及培训工作,并提供合适的辅助工具,避免工人过劳或受伤;
- 增聘人手,安排足够的休息时间,以暂时纾缓过大的工作量;
- 劳工处必须切实履行监察角色,多进行突击性巡查,详细了解工人的工作情况及面对的危害。同时,应严厉检控违反职安健条例的僱主。
香港机场地勤服务职工会 香港民用航空事业职工总会 电话:2321 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