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圆满结束。过去一年,成绩来之不易。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内外压力仍然艰巨,内地生产总值达到134.9万亿元人民币,录得5%增长,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过去一年,国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步伐稳健有力,开放程度更高,在科技创新领域成果显着,文化文明建设更增自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理论指引,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是国家能够稳中有进、突破创新的先决条件和根本保障。
今年全国两会,国家在港澳事务上坚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针,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了「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确定的特別行政区宪制秩序,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原则」这一基本立场。在支持港澳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之外,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深化国际交往合作」。这一点既是发挥香港独特优势之必然,也点出香港应内联外通、均衡发展的歷史责任。
扩大朋友圈 助力全面深化改革
「走出去」和「引进来」,不只是香港,也是国家治理发展规划的一部分。2020年5月,中央首次提出「双循环」概念,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一点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关键词。近几年,美英为首的西方势力对华打压不断升级,其政治目的早已暴露无遗。在此形势下,香港不可能置身事外,必须在国际交往中扩大朋友圈、开闢新领域,助力国家进一步稳固国际地位并扩大影响力。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全国两会期间发表重要讲话,与香港息息相关,深刻体现了中央对香港的高度关切和战略部署,对完善香港特区治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非常值得我们认真学习。我们要将其中的施政理念和精神与香港实际情况相结合,形成可行性方案,落实到「爱国者治港」实践中。
第一,香港需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解放思想,打开思路,不断除障碍、增动能。要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战略对接,协同发展。在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寻找新的机遇和突破。要切实建设普惠型、能兜底的共富社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要有魄力做好全民退休保障,让港人老有所养,解除后顾之忧,加强社会凝聚力。
第二,香港要成为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不仅要吸引人才,更重要的是培养人才。不仅要留下人才,也能输送人才。人才是科技等各个行业产业发展的保证,随着AI应用和机器人普及化,一些高重复低技能的基础工种面临淘汰,对高新人才的要求也必然趋向普及化,也就是曾经的「高新尖」职业,将会随着科技升级而逐步演变成「基本要求」。发展新质生产力必然催生新质「劳动力」从而催生新的劳动关系转型。要有人才,关键还是在「自主培养」,不能太过依靠「拿来主义」。此外,近几年香港幼中小都在应对「杀校」难题,特区政府需要做好提前部署,适应人口结构变化,统筹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以及更积极的人口政策,充实本地人力资源,为国际人才高地打好基础。
维护社会稳定 全力谋发展
第三,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五五」的重要一年。香港在国家发展大局中所承担的使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我们必须牢牢记住修例风波时港版「颜色革命」的教训,不断凝聚共识,共同维护社会稳定,凝聚力量拼经济谋发展惠民生。所以,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始终是「一国两制」最高原则,是香港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根本保障,是我们全体港人都应该自觉主动诚心维护的社会共同目标。
学习两会精神要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要将国家对于社会治理的理论经验,实事求是地应用到香港特区的实际情况和经济民生发展中。香港各界学习两会精神热情高涨无疑是「爱国者治港」原则下的一种进步,我们要做的是一步接着一步,坚守初心,笃行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