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笔者在立法会提出的「政府带头检讨外判制度」议案获得通过,促请政府成立公营市政服务机构实施「逆外判」,在不佔公务员编制的前提下让工友获得「合理收入」和「长期聘用」。为继续争取政府落实建议,笔者早前委託立法会秘书处就「选定地方市政服务的提供模式」进行研究,该报告对政府检讨改革外判制度很有参考价值。
研究报告清楚指出,「逆外判」趋势明显,多个国家的部分城市都重新由政府直接提供或全权管理市政服务。2000年至今年初,至少有约1000个被确认的「逆外判」个案,分布于50多个地区,而实施「逆外判」的主要原因有三个,分別是成本节省不足够、外判服务质素未如理想及效率问题。
以下介绍几个「逆外判」的例子:
德国:柏林市自1994年透过成立一间由市政府全资拥有的公司,直接提供街道清洁、垃圾收运及处理服务。该公司运作独立且不牟利,所得收入均用于营运服务,以确保向市民收取低廉收费。
英国:利物浦市议会透过成立由地方政府营运的公司提供服务,将外判服务收回,员工的工资跟随政府员工标准,员工生产效率改善,公司服务水平和居民满意有所提升。
外判公共服务弊多于利
荷兰:中央政府于2016年成立「全国清洁组织」,向全国近600座政府大楼提供清洁服务,取代外判招标。该组织优先接收在外判商工作最少1.5年的工人,薪酬不低于从前,并提供更好的福利包括年假及交通津贴等,彰显政府重视低下阶层的劳工价值,锐意改善工人的工作稳定性。
内地:2020年,广州市在推出「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一体化」改革政策的时机下,决定直接委託一家国企(市政府直属的有限公司)提供选定的环卫服务。至今广州市至少有10个区的部分环卫服务,直接转移到予该公司负责。以白云区为例,「逆外判」以「不造成工人失业,不降低待遇标准」为基本要求,工人工资平均增长了13%,其他津贴亦有所增加。
综合以上例子,可见外判公共服务已被广泛认为是弊多于利。又看看香港的情况:过去一段时间,政府对外判工人欠缺妥善保障,致使他们的薪酬待遇处于极不合理的低水平。以2019年初为例,对政府外判工人的承诺时薪中位数只有36.7元,在外判服务合约「价低者得」下,政府自然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政府应带头保障基层工人
随着近年数轮检讨外判措施落实,外判工人的工资得到较合理增长,虽然与全面达到生活工资水平仍有距离,但2019年至2022年的累计净增幅亦有35.7%。另一方面,效率促进组(现称效率促进办公室)2010年的调查显示,政府部门用于管理及监管外判服务合约的开支,可达每年平均合约价值的11%。这带出了两个必须思考的问题:各部门採用外判服务后平均可节省29%的开支,但外判工人的薪酬近年有所提升,加上不菲的管理开支,以外判代替直接聘用,经济效益还剩多少?成立公营市政服务机构实施「逆外判」,会否更具备经济效益?
公共服务外判经常被批评质素未如理想,效率偏低,假如连悭钱都做不到,还有什么理由坚持外判而不改革?
特区政府是全港最大的僱主,是公共服务责任的最终承担者,有责任带头加强保障基层弱势工友,确保公帑更加用得其所。以巨资监管外判服务合约,却未能掌握公共服务的主动性,更不能为数万名政府外判工人带来乐业,实应思考改革外判制度,让工友薪酬向生活工资水平继续改善,摆脱两、三年断一次合约的不安,给予长期聘用和相应的福利保障。
公营市政服务机构不以盈利为主要目标,可带来廉价又优质的公共服务,有空间进一步提升工人的薪酬待遇,透过长期聘用让工友得到就业安全感。希望政府能彻底摒弃「外判万事休」的心态,第一步就是切实研究并向社会详细交代外判服务是否仍能悭钱?这是不能逃避的问题。
工联会理事长黄国
刊于2024年6月17日《大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