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新工运的任务已经由第一阶段的「抗暴制乱」转入第二阶段的「善治达兴」。因应新发展需要,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守正创新。
首先,新时代工运有能力更好发挥工会职能,凝聚工友僱员,调动各行业工人投入大发展生产。香港爱国工运事业是「一国两制」伟大实践中的重要力量,要始终保持先进性,引领工人力量,团结奋进,为社会建设注入正能量。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剖析了工运发展的内在逻辑,总结了宝贵的经验。结合香港实际情况,我们要依靠立法保障劳动所得,在政策制度上做到人人有机会,通过培训转型建设高质量劳工市场,推动人力资源提质、提量,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促进劳资和谐共进,并从文化、认知入手,做好宣传推广;设立「五一劳动奖」,重塑价值观,激发劳动热情,崇尚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吸引更多劳动者参与社会建设,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争取提升劳顾会权力
第二,新时代工运有责任推动政府建立具备实际效力的「三方合作」机制。对于可能存在的劳资矛盾,我们提倡提前介入,在政策制定的初始阶段合理化解,将风险降到最小。这是提升管治效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正确方法。同时,政府也需要汲取经验教训,主动化解贫富悬殊,这也是香港由治及兴新阶段必须防范的问题。高质量发展是要引导资本健康发展、发挥重要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要保持经济繁荣,也要设定「共同富裕」长远目标,坚决不能让贫富悬殊累积成政治问题。
中国工会十八大会议总结过去3年工作经验时,指出开展集体协商稳就业、促发展、构和谐,推动完善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的重要性,这是很好的启发。事实上,自国际劳工组织1919年成立以来,「三方合作」便是该组织所鼓励的,让政府、僱主和僱员的代表能够平等对话,共同努力,协商和制定经济、社会和劳工政策。1946年,虽然香港劳工顾问委员会转变为三方机制,但只是一个就劳工事务向政府提供意见的三方谘询组织,被动接受谘询,并无协商职权,且缺少法定效力。最近,政府实行扩大输入外劳特別计划,就是轻而易举地绕过劳顾会,损害了本地劳工权益,也为香港长远利益种下苦果。这是一种制度缺陷,必须加以改革。
培养工运人才参政
第三,新时代工运有使命在社会治理上发挥更大作用。从工运发展需要来看,虽然维权职能是工会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但是工人阶级建立工会组织的斗争目标必然要延伸至政治范畴。维权职能和政治斗争或参与是凝聚工友的两大核心。香港爱国工运的政治属性一直非常鲜明,回归前是与港英斗争,回归后是维护「一国两制」,反对美西方势力干预香港内政,对抗「颜色革命」颠覆政权。在新发展阶段,爱国工运对美西方外部势力仍然要保持警惕,勇于斗争、善于斗争,同时也要提升政治水平,深入且广泛参与香港治理,要提高工运人才的参政层次和范畴,把培养参政人才定为工运目标之一,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要寻求新的突破。
另一方面,从治理层面来分析,爱国工运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爱国者,工运人才群众基础坚实,具有「为人民服务」的政治觉悟,致力于提升全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同时,爱国工会系统成熟,可协助提升治理效能。政府要善用产业工会和基层组织、条块结合的架构网络,把控民意,维护社会稳定。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制度歷史悠久,是香港协商民主制度的实践载体,可进一步发挥作用,丰富香港特色民主道路发展。所以,将爱国工运纳入政府管治架构,是新发展阶段制度改革的重要议题,也是新时代工运的新发展方向。
未来,新时代工运要更加深入广泛实践「共建共荣 共享共赢」理念,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开创爱国工运新形态,做到「十个坚持」,勇担「六大使命」,推动爱国工运高质量和新范式发展,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实现香港由治及兴。 (续昨日,全文完。)
吴秋北
工联会会长 立法会议员
(刊:文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