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的立法会大会,将会辩论笔者提出的「政府带头检讨外判制度」议案,提出议案的两大目标,是让政府外判工的辛勤劳动获得「合理收入」、「长期聘用」,并享有劳动尊严,得到社会的尊重。期望在议会上集思广益,一同推动政府改善基层工友的生活,有更大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政府过去两年批出的外判合约,涉及约2万名政府外判工,佔总数大约一半,合约金额高达458亿元。然而,超过三成政府外判工的时薪仍在49.9元或以下,时薪中位数只有55元。26天工作、每天8小时,月薪仅为11440元,只及全港每月工资中位数的60%。外判薪酬水平根本不能保障他们与家人过上体面生活,这些家庭只能在社会底层挣扎过活,谈不上任何生活质素,欠缺劳动保障。
外判商为提高利润,时有压榨工友,例如侵吞用膳时间,或要求其转到更低薪岗位,作为过渡至下一份合约的条件等,只提供基本工作装备,缺乏人文关怀,并不重视保护度和舒适度。由于外判工友缺乏议价能力,大都只能死忍,这对外判工友的向心力和工作积极性必有影响,公共服务质素无可避免下降,市民不满投诉亦会增多。
外判制度形成「三输一赢」
政府外判合约一般只有两、三年,同一位工友在同一岗位服务十年八载,亦可能无法按年资递增年假等福利。工会去年收到约80名外判清洁工友求助,指合约转移过程中,年资遭中断,部分年资更达11年之久。年资的积累与有薪年假、遣散费和长期服务金挂鈎。虽然政府推行合约酬金保障措施缓解了遣散费和长期服务金的争议,但年假累积问题仍待解决,凸显长期聘用、稳定就业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外判工的岗位不稳定,合约完结便自动失业,缺乏职业安全感,产生焦虑不安,导致更大的心理压力。
对公共财政而言,用得其所非常重要。政府外判合约开支庞大,但根据工联会研究显示,即使加上强积金及劳保开支等,工友薪酬成本只佔年化合约总额的42.3%,外判商基本稳赚不赔,股东资金回报率可以高达17.2%。但外判对公共财政上却沒有带来同样收益,据效率促进组早年研究,政府管理外判合约的开支,可达到合约金额14%,加起来,成本随时比政府直接聘请公务员工人还要高,并不符合财政效益。
总括来说,政府外判制度已造成「三输一赢」畸形局面:工友饱受剥削、市民得不到满意的公共服务、政府又无法藉外判悭钱,赢的只有外判商,稳赚不赔。政府作为全港最大的僱主,是公共服务责任的最终承担者,有责任带头保障基层工友,使到他们的辛勤劳动可以改变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彰显「劳动价值」,赋予一份「劳动光荣」。
成立公营市政服务机构
香港社会对包括政府外判工等一缐劳动者,有给予充分的赞扬和尊重吗?例如清洁工友的制服,夏天不透气,冬天不保暖,用少少钱就可以大幅度提升工作舒适度,却无人愿负担,政府也置若罔闻;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工友还是靠扫把打扫街道,长时间日晒雨淋;颱风、水浸过后,工作量和工作强度都大为增加,工友却沒有额外津贴,甚至被迫搭的士返工亦未能报销。春节前,官员会惯性行花市支持消费,却鲜见在大年初一关心维园的清洁工友。
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而建设一个繁荣、稳定、和谐的社会,有赖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工联会倡议成立公营市政服务机构,以取替外判制,对长期有需要的岗位实施长期聘用,支付合理薪酬,同时树立尊崇劳动、尊重基层劳动者的社会风气。我们非常愿意吸收各界的意见,进一步凝聚共识,让政府外判工劳有所得获得尊重,能够过上体面、尊严的生活。
黄国
工联会理事长、立法会议员
(刊:大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