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颁布超过两年,港人在大湾区生活、创业和就业的人数也日益增加。大湾区的融合发展亦由原来的政策文件变成实质「落地」的措施安排。就业是年轻人前往大湾区发展的第一步,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内地当局与港府在协助青年就业不遗余力,为港青扫除进入大湾区就业的障碍,创造更多选择的机会及发展空间。
去年12月,在深圳专项招录公务员考试中,深圳市首次设置定向港澳人士选拔职位。近日4名港青就通过招录,正式成为深圳首批港籍公务员。与此同时,今年度的施政报告推出「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提供工资补助,鼓励本港大学毕业生前往大湾区内地城市工作。特首林郑月娥亦将与深圳市等大湾区内地城市签订协议,让香港公务员前往「挂职」交流,通过实际工作加深对大湾区的认识。港青到深圳履职,既是深港人才交流一种新鲜的尝试,也为大湾区城市之间在更多领域紧密合作提供示范作用。
青年人前往大湾区闯荡,不能单纯从宏观政策层面「开大门」,更加需要在日常生活等方面「开小门」。取消港澳台人员就业证安排,减省跑行政流程;加速为港澳青年提供不同类型的人才公寓,提供短期住屋的支援;对港澳台高端、紧缺人员提供个税优惠等一系列安排,都能为有意前往大湾区就业的青年人提供强大助力。
与部分在大湾区工作的港青谈论过,这些日常生活上的支援,能贴心地帮助他们初到大湾区就业时应对困难。对于青年人而言,前往大湾区发展,他们需要心怀勇气与梦想,而我们需要为他们提供更多生活和就业上的支援。过去一年,工联会内地中心在大湾区青年就业问题上做了一系列工作,包括举行就业讲座、设立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等,期望能为香港有意踏足大湾区的年轻人提供帮助。
香港工联会理事长黄国
刊于2021年5月27日《香港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