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界疾唿人手不足、要求输入外劳的环境下,身负重任并须提出「合适的具体建议」以解决零售业「劳工短缺」的零售业人力发展专责小组(下称「零售小组」),日前向政府提交报告(下称「报告」)的五项建议中,「竟然」不包括输入外劳,反而建议「零售业僱主留意劳工市场的最新情况,保持具竞争力的薪酬福利,以吸引及挽留员工」(P.54),一众商界代表即时噤若寒蝉,全面龟缩。看来商界除了口号式输入外劳外,根本毫无建树。
薪酬福利差自然流失率高
香港百货商业僱员总会及工联会职训就业委员会一直坚信香港零售业没有「劳工短缺」,只有人才流失。「报告」指出, 「由2003 至2013 年6 月,零售业就业人数由20,8000 人逐步增加至264,800 人。这段期间的累积升幅为27.2%。同时,零售业职位空缺则大幅增加四倍至2013 年6 月的约8,100 个,而空缺率则在较高水平的3%」(P.23)。
为何零售业过去十年能够不断吸纳新人,同时又不断有人才流失?试再看看「报告」以下数据:
薪金方面:「零售业的每月及每小时工资中位数(10,300 元╱38.5 元)低於整体行业的平均数(13,400元╱54.8元)」(P.33);
工时及工作条件方面:「零售业僱员的工时中位数(每星期48 小时)略长过整体各行业(45小时)」;「很多零售业僱员於非一般工作时间上班,周末和公众假期也要工作,舖面员工在当值时更要长时间站立」(P.35);
僱佣关係方面:「零售业的兼职僱员比例高(达13.1%,而整体经济则为7.1%);由於兼职职位多属临时和间歇性质,兼职员工或更频密找工作,使员工离职率更高」(P.32)。
故此,要杜绝零售业人才流失的情况,工联会认为零售业界有需要推动行业改革,包括提升工资及改变不合时宜的就业模式,例如工时长、只放劳工假期、需要长时间站立。事实上, 「报告」所提出的五大建议,正与工联会的一贯主张不谋而合。
人力发展专责小组模式应推展至其他人手紧张的行业
香港百货商业僱员总会及工联会职训就业委员会强烈要求政府不应仓卒扩大输入外劳计劃,敦促特区政府应参考零售业人力发展专责小组的经验,尽快在幾个人手相对紧张的行业,例如饮食、建造及医护界等,成立由劳、资、官及学者四方面组成的「人力发展专责小组」,组织不同持份者携手研究不同行业的人力供求问题,充分了解不同行业的所谓「劳工短缺」是什麼性质、原因、具体情况。
更重要的是,我们期望成立不同的专责小组,最终能够对症下药,在相关行业提出一套相对全面的挽留及吸引人才政策,而非单喊口号要求输入外劳。
|
商界意见 |
零售小组报告意见 |
成因 |
有工无人做
|
人工低、工时长、兼职员工及年青僱员多 |
性质 |
无提及 |
「 摩擦性」失业
|
具体情况 |
|
就业人数稳定增加,同时职位空缺高企
|
建议 |
口号式输入外劳 |
|
香港百货商业僱员总会理事长邓祥勝
工联会职训就业委员会主任唐赓尧
信报,时事评论版,A25
2014年1月8日
参考资料:零售业人力发展专责小组网站及其报告全文
http://www.cedb.gov.hk/citb/tc/Councils_Boards_Committees/Task_Force_on_Manpower_Developmen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