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联会砥砺奋进75载
不忘初心 为劳工打拼 共创更美好未来
工联会坚守爱国爱港立场,75年来走过了一段段不平凡的路,「工联人」的爱国、团结、勇敢,迎难而上精神,与香港一起经歷风雨,冲破重重难关,谱写了香港工运的一页页光辉印记。藉着工联会成立75周年的大日子,《工联双月刊》专访了会长吴秋北和理事长黄国,阐述如何传承及发扬工联会的光辉歷史和精神。
1948年,工联会成立,凝聚各行各业群众,团结自强,不遗余力为工友争取权益。工联会会长吴秋北表示,工联会由创立至今,一代代「工联人」用心血、汗水和生命共同写下了波澜壮阔的香港爱国工运歷史。
坚定的爱国立场
回归以来,工联会一直守护「一国两制」伟大事业,坚如磐石,为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贡献力量。吴秋北指出:「颜色革命、新冠肆虐,带给香港前所未有的挑战与艰难,工联会成为暴徒针对攻击对象,但依然无畏无惧,旗帜鲜明参与止暴制乱政治斗争,以行动支持特区政府依法施政。」
吴秋北坦言,在外国势力干预、反对派作乱的社会环境下做工会工作确实不易,加上社会累积了不少矛盾,例如︰贫富悬殊问题、土地和房屋供应不足等。「2021年,工联会提出『新时代工运』,正是回应时代的唿唤。我们坚守爱国爱港立场、把准方向、勇当新时代工运先锋。以『共建共荣 共享共赢』为号召,全面提升各项服务,以更多实际行动让广大市民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从而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我们支持拥护建立健全『爱国者治港』制度,确保『一国两制』不走样不变形。」
理事长黄国认为,香港的「强资本、弱劳工」造成富者越富、贫者越贫,普罗市民分享不到经济发展成果,社会矛盾自然不断累积。他说,习近平主席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对香港提出四点希望,其中一点是「切实排解民生忧难」。「特区政府要做好工作,就必须对症下药,官员必须多接地气,多听取民意,才能药到病除,施政才能更精准,才能获得市民认同。工联会作为香港的最大劳工团体,更加要担起纾解基层劳工困难的责任,为广大打工仔争取最大权益及保障。」
参政为劳工
跌宕起伏的香港工运歷史中,工联会一直贯彻「爱国、团结、权益、福利、参与」的方针,积极维护劳工权益,推动改善民生,其中「参与」是这些年来在各个层面社会政治参与和实践的高度概括。2009年,工联会提出了「全面参政」,期望透过广泛参与各级议会平台,争取劳工基层应得的合理权益。
吴秋北指出,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表示「爱国者治港」的其中一点是管治者要「想幹事,会幹事、能幹事、幹成事」,工联会作为爱国爱港团体的表表者,更要旗帜鲜明,要当仁不让参与政府的管治工作。「港英时代,我们是有限度的参政,回归后我们扩阔参政空间。在目前的新形势下,我们加大力度参政,就是为了更好落实『爱国者治港』,让工联会成为其中一份子。」
他又说,回归前的工会前辈很艰难地与港英抗争,甚至是用生命为工友拼搏争取合理权益。回归后,中国政府恢復对香港行使主权,人民当家作主。工联会与政府的关系「支持合作、批评监督」;「香港始终是资本主义社会,劳资关系依旧矛盾,政府制订政策时,可能会忽略打工仔的利益,所以我们一方面是支持合作,另一方面则要批评监督。当政府做得正确时,我们才会合作,如果政府政策不对时,我们便要批评监督。例如最低工资为何迟迟未能订立?我们当时一直批评政府,终于争取成功。我们一直抱着这个方针,为市民服务。」
黄国说,工会是最直接和最了解工友所面对的困难和诉求,为了更好地让工会力量得到延伸,工联会发挥了参政为民、稳定社会的作用,与地区服务处的条块结合优势,实现了两翼齐飞的战略部署,致力在建制内外为市民发声。
工联会这75年来之不易,一路上少不了沟壑与磕绊,全靠一代一代前辈们的付出和牺牲。目前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国家「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香港也进入到「一国两制」新阶段,「百折不挠,愈挫愈强,在中央的坚定支持下,让香港这颗栉风沐雨后的『东方明珠』更加璀璨夺目!」
工联精神入心入魂
维护劳工权益 与社会携手再创辉煌
香港工会运动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已经相当蓬勃,为工联会的成立奠定基础。工联会成立之后积极推动落实:兴教施医、创办服务、赈灾扶贫、纾解民困,为万家灯火下勤勤恳恳、营营役役的打工仔服务。
维护劳工权益不变
黄国表示,工联会一直站在维权最前缐,坚持「撑劳工、为基层」,要求特区政府制订相关政策,改善基层僱员待遇,同时亦坚持为打工仔争取完善劳工法例,促进就业,从「急打工仔所急,想打工仔所想」的角度出发,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民有所唿,我有所应」是工联会关心及为工友争取劳工权益不变的初心。
他继续说,工联会一直以来的角色定位会因应时代的转变、社会的转变、环境的转变来推进工作。「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沒有劳工法例保障,都是通过工会与资方逐步谈判争取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我们适应变化再作调整,慢慢争取完善劳工法例。我们在未来的角色,将继续推动政府实行更多政策,让香港变得更美好。」
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香港未来经济的新增长点,相当大的程度是由内地发展带动,其中粤港澳大湾区对香港助益甚大。在「一国两制」下,如何充分发挥两制优势,让香港融合湾区建设、让年青人贡献青春和热血,参与国家发展并有所收穫,这是工联会未来重点工作之一。
黄国表示,工联会透过在内地设立的内地谘询服务中心,以及立法会议员、全国政协、港区全国人大代表等建言献策,积极推动社会民生,融合湾区建设,让港人在湾区内地城市生活更为便利︰「我们成功争取到港人在内地可购买医保、社保,最近我在立法会的『推动跨境医疗合作』动议,便利内地港人,亦能方便香港市民多个选择在内地三甲医院就医,让普通市民感受到在融合湾区时有实在的便利,更能推动特区政府在推动大湾区建设中得到更多人的认同和支持。」
吴秋北说,工联会为促进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发挥着推动者的角色。香港与内地更紧密的发展才能带动香港的发展,打工仔才有更多机会。工联会成立大湾区服务社更能发挥我们在内地固有的优势和基础,从而带动打工仔生活的改变,让其发展空间更大。
吴秋北指出,工运能否持续发展,取决于面对各种困难、矛盾的时候,我们能否有解决方案。工运的出现来自矛盾,解决才有推进的力度,因而工联会期待有理想、有抱负、有责任心的新一辈来接棒,延续工联会不屈不挠、团结自强的精神。
做好传承工作
黄国谓,工会要做好传承工作,有三方面坚持︰一坚持爱国爱港的政治立场;二坚持积极争取维护打工仔的合理权益,工会的初心和使命不变;三坚持全心全意为打工仔服务的心。
中华民族伟大復兴其中一个很重要组成部份是「一国两制」行稳致远,劳工力量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如何秉承工联会爱国爱港传统,守护打工仔合理权益,开启工运新里程,并与时俱进,用合适的方式方法提供服务?吴秋北和黄国希望年青一代在新形势下发挥其抱负和使命感,加入工联会行列,一起用行动为香港的美好未来贡献力量。
1940年代
劳教会创办劳校时第一批学生,83位学生和两位教师在工会天台合照。
1948年4月17日,在湾仔六国饭店举行工联会成立大会及第一届理事就职典礼。
劳教会位于骆克道的会址。
50年代
1950年,旺角劳校校舍被收回,劳教会在同年6月,展开卖花筹款建校运动,售花超过一百万朵,捐款逾28.3万元。
1951年7月,成立第二工人医疗所。
工联会为工友提供文娱康乐活动。图为生猪工会的中乐组在天台演奏。
1953年12月25日,深水埗石峡尾等六村发生大火,灾民多达数万人,工联会和中华总商会联合赈灾,发放救济米。
1954年,电车公司发生「庄式除人」裁员事件,电车工人停工抗议资方无理除人。
60年代
1964年8月28日,工人俱乐部终于建成开幕,为工友提供一个集教育、康乐和福利的场所。
80年代
1981年10月,工联会发表《僱员退休失业疾病医疗保障调查报告》。
90年代
1992年7月16日,成立港岛东地区服务处。
1998年,多名工联会代表在首届立法会地区直选及劳工界別功能组別选举中当选议员。
千禧年代
在经济不景的情况下,工联会联同多个团体,于2002年12月12日至3月2日,举办腾龙墟,协助失业或半失业工人创业自强。
2004年8月25日,广州工联谘询服务中心正式开幕,是全国首家为在内地港人服务的机构。
2006年3月19日,工联会多个属会联同工联权委发起保障外判工人权益大游行,逾1,200人参与。
2010年代
2012年,工联会首次打正旗号,参加2012年立法会选举,成功取得六席。
2013年,工联会成功争取「广东计划」实施,在广州定居的长者也可领取「生果金」。
2019年6、7月期间,工联会动员三万名工会代表和会众参与各种集结正气活动。会长吴秋北在「守护香港」集会活动担任司仪。
2020年代
新冠疫情爆发,工联会职发处开设「口罩工场」,在17个月内生产一千万个口罩,「只送不卖」,向前缐工友及弱势社群赠送应急口罩,惠泽社群。
工联会受特区政府委託,合共举办了78场「寄药行动」,邮寄医生处方药物予因疫情滞留内地的港人,合共服务逾三万人次,寄出药物逾三万份。
工联会支持「爱国者治港」,派员参与香港国安法立法后首场立法会选举,合共夺得三个界別八个席位,创歷史新高。
2021年,工联会第38届代表大会提出以「新时代新工运:撑劳工、为基层、争公义」为主题。
2022年初第五波疫情爆发,情况严峻,物资短缺。工联会组成逾千人义工队开展「抗疫义工大行动」,冒着染疫风险深入社区协助受疫民众,救急扶危。
工联会多年来一直争取完善强积金制度。终于在2022年6月9日,立法会三读通过取消强积金「对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