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及物流业一直被视为香港四大经济支柱之首,而背后有赖一班从业人员为这行业默默付出。100年前,海陆理货员工友创立了属于自己的工会,成为早期的行业工会之一,他们参与过1922年的「香港海员大罢工」、1925年的「省港大罢工」以及1967年的「反英抗暴」三个重要的香港工人运动,令工会的根基更加坚固!百年后的今天,物流从业员工会不负前人所托,为会员群众、为行业发展、爱国爱港的理念等服务精神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歷史源流
工联会属会物流从业员工会于1920年成立,原名「海陆理货员公会」,及后根据行业发展的变化,先后更名为「海陆理货员工会」、「物流理货职工会」以及现时的「物流从业员工会」以紧跟时代的步伐。
「理货铁人」
有人形容理货员是「铁脚马眼神仙肚」,丝毫不夸张,以海上理货员为例,他们的工作不分昼夜,吃饭无定时乃是常事;须懂英文对货以及与外国人沟通;点货时要眼利笔快,绝不能出错;搬货时跌伤压伤在所难免,若不小心更会危及性命;夏天时要在甲板上日晒雨淋,汗流浃背;冬天时还要承受海上的寒风刺骨,非常艰苦,欠缺铁人百般技艺和能耐都难以胜任。
不遗余力 护工友权益
然而,要有铁人般的工作要求,却沒有合理的薪金待遇。为了保障工友,工会一直致力争取改善他们的工作待遇。1963年,工会为行业僱员要求合理工资,号召全行业工人罢工,结果在罢工9天后,劳资双方才达成协议。但当时的工人工资及待遇还未得到公平的对待,工会锲而不捨地力争,终在1978年于劳工处协助下,与商会签订了第一份行业上劳资协议。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行业的要求也随之产生变化,现在的会员来自包括仓务、速递、海陆空运输、人力资源、销售及职业训练等各级僱员,而工会亦秉承初心,在争取加薪、假期、培训、职业安全等问题上,为工友争取权益与福利,提升从业员的地位。
同心抗疫 共渡时艰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各行各业都大受打击,物流业也不例外。工会理事长林锦仪表示除了本地物流运作尚算可以外,其他部分情况都令人担忧。她认为当前「保就业」是重要工作,工会曾去信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陈帆提出帮助业界的建议,希望政府出手挽救行业,工会也一直留意政府「保就业」计划的进行,特別筛选属于物流行业的机构名单刊登于工会网页上供会员参考。在此期间,工会密切关心行业僱员情况,得知有前缐僱员确诊后,主动向业界僱主了解情况,并提示要为僱员提供基本的保护设施,并向会员们派发口罩。面对「疫」境,工会一直走在最前,与工友共渡时艰。
我与工会的故事
吴亮星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兼中国银行(香港)信託有限公司董事长
吴亮星的父亲吴颂山是工会的资深会员,退休前从事理货员的工作。从小就在父亲和工会的影响下成长的他,眼见社会经济困难,工友间亦互相帮助;父亲后来在六七反英抗暴时入狱,依然无怨无悔,这一切渐渐培养出吴亮星的爱国爱港情怀。吴亮星希望物流从业员工会继续团结工友,爱国爱港,缔造下一个一百年。
蔡棠 前工会书记
人称蔡书记的蔡棠是现任创新及科技局常任秘书长蔡淑娴的父亲。蔡书记为工会付出良多,除了要处理日常大小统筹、劳资个案、联繫会员、举办活动等事务,他还要帮忙管教工友子弟,晚上和週末又要组织工余活动及兴趣班等,可谓「一脚踢」。同时要负担沉重的工会工作和家庭经济压力,对蔡书记来说非常吃力,但他依然肯「挨」,全因对工会的爱。
袁国辉 工会会员
袁国辉今年92岁,1946-1967年在九龙仓工作,他回忆起早期做「打喱」(理货员),人工低,无假期,无休息日,而且工作甚为辛苦,幸好工会一直为工友争取加薪和其他权益,到了1967年终于陆续增加了一些保障劳工的条例。正因如此,他加入工会,协助工会开展工作,延续前辈的助人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