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多,「黑暴」和疫情重创经济民生,加上积累已久的深层次社会矛盾,香港市民如何能安居乐业,实在愈来愈难解答。香港工会联合会(工联会)理事长黄国指出,特区政府推行政策时必须更好地发挥政治智慧、能量和担当,带领香港跨越「房屋」、「就业」和「贫穷」这三座大山,积极融入大湾区发展,香港才可突破困局,市民得以安居乐业。
房屋是政治问题不是土地问题
房屋、就业和贫穷问题一直困扰香港,工联会去年一项调查显示,超过七成受访者认为房屋是香港最严峻问题。黄国表示,无论是公营房屋短缺,抑或是私楼价格畸高,归根结柢都是土地短缺令建屋量低所致。
「香港并非无地建屋,而是政府欠缺魄力去摇动既得利益,这是政治问题,而非土地问题。」黄国说,香港未开发土地佔7、8成,《收回土地条例》亦赋予政府权力徵收私人土地建屋,但「尚方宝剑」仍会引发赔偿及安置争拗,最终拖拉依旧,确需政府好好发挥政治智慧和能量,平衡各方利益。政府必须迎难而上,主动作为,「房屋问题就是人心问题,住屋解决,香港不乱。官员要想市民所想、急市民所急、忧市民所忧,定下目标就要全力争取达标,例如轮候公屋年期,说到做到便应加快建屋,而非愈退愈缩,即使系猪头骨,都要主动去骾。」
黄国亦非常支持内地借地予香港的建议,仿效「横琴模式」发展并大量建屋:「邻近港珠澳大桥或大屿山以南有很多岛屿,十分适合填海发展。条件已在,特区政府应下决心推动,儘快将好事落实。」他慨叹「世界变得快,香港变得慢」,香港引以为傲的速度和效率,已渐渐被内地赶过。「社会要减少内耗,政府在议会内外都应更好地与支持者同盟、合作,充分发挥建制力量。特区官员须认清『市民的福祉就是自己的责任』,推动政策时要『上心』,这样才可加速政策落实,破解安居难题。」黄国说。
政府应带头取消外判保障基层
除了住屋难,就业和贫穷同样困扰香港已久。黄国指出,即使疫情前失业率较低,但很多打工仔女出现「在职贫穷」,即只是「有份工,无份好工」,香港就业质素恶化,「工时长、人工低、压力大、无前景」正好概括一般打工仔女的困境,而特区政府作为香港最大僱主,也是「制造贫穷」的元兇之一。他说:「政府合计有四万多名外判工人,只要政府带头取消外判,将相关岗位改为长期聘用,即时有四万多人及其家庭免受剥削风险,为何不做?政府有必要做好社会表率,保障基层劳工。」
改革职训助技术工人湾区发展
香港的就业问题岂止外判剥削,蹩脚的职业培训制度亦限制了很多人的发展。「香港职训学院一面倒学术化,技术化课程寥寥可数,难以系统地培训技术工人。有手艺便有发展,大湾区市场大、机会多,对技术工人需求殷切。职训制度急需改革,走好『文』、『武』两条路,才能为市民开拓更多发展机会。」黄国指出,同城化发展既有利亦有必要,香港是大湾区组成部分,大家必须融入大湾区发展,才可再创高峰。
设立保证回报积金增退休保障
就业与贫穷问题息息相关,正因就业质素低、劳工欠保障,已衍生出不少贫穷问题。黄国感慨道:「很多公公婆婆冒着日晒雨淋,在街上轮候两、三个小时,只为拿一个免费饭盒,为甚么他们退休后不能有更好的生活?」
香港2000年已实施强积金计划,但管理费蚕食回报的问题至今仍未解决。黄国形容,强积金作为退保的一环,20年前「由无到有」,现在应「由有变优」。强积金总资产已超过一万亿元,必须思考如何提供更稳妥回报。「外匯基金现有四万亿元,过去20年的年均回报为4.8%,通胀率是2.1%,实质有2.7%回报。政府绝对有条件设立保证回报积金计划,由外匯基金代为投资管理,既毋须额外财政负担,又可确保积金稳定增值,给打工仔女多一个选择。更重要是计划推出后,必能促使私人市场减费竞争。」黄国直言,此举定必触动金融业的既得利益,正好考验特区官员的承担。
谈到退休问题,黄国指「大湾区退休」将是大势,「开支少住得大」,特区政府应为此缔造条件,例如优化「香港福利携内地」,争取医疗券在内地三甲医院使用,以及港人享「同等待遇」等,这些都有助完善港人的大湾区退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