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今天(3月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工作报告中表示,要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确定的特別行政区宪制秩序,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原则。支持香港、澳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深化国际交往合作,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工联会理事长黄国表示,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一份子,将继续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充分发挥香港独特优势,紧扣国家战略需求,以务实行动推动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聚焦推动大湾区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助力医疗、安老、职业教育等民生关键领域深化协同发展,透过政策联动、资源整合和试点突破,探索可行的民生问题解决方案,切实提升市民幸福感和获得感!
报告回顾2024年工作,面对国际变局与国内改革发展重任,我国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顺利完成。「稳」的态势巩固延续,「进」的步伐坚实有力,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全方位突破。新质生产力培育成效显着,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创新引擎持续发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创歷史新高,国家综合竞争力在全球产业链深度调整中展现出强大韧性。进一步来说,在改革开放深化进程中,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2024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5.1%,民生保障水准显着提升,生动践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这些成绩为「十五五」规划实施打下坚实基础,为应对未来挑战积累了宝贵经验。
面向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政府工作报告科学谋划发展路径,设定2025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的预期目标,并再次提及「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将发展红利切实转化为民生福祉。在港澳工作领域提出「深化国际交往合作,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战略部署,这正是香港「内联外通」的关键优势。「深化国际交往合作」更是显示出中央对香港巩固国际化优势的战略导向,这既彰显中央对香港独特地位的高度重视,也对其在新时代持续发挥国际桥樑作用寄予厚望。
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作为民生基础需持续完善「就业优先」政策,透过提升岗位供给质量与劳动者权益保障水准,推动实现充分就业。对于新业态发展,须强化灵活就业者权益保护机制,扩大职业伤害保障试点范围。香港当前劳动市场面临的问题与国家发展进程紧密相连,需与国家协力突破难点,落实报告中「让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创新者多得」的要求。
完善就业政策、推动充分就业,以及落实多劳者技高者创新者多得,国家的理念和措施值得特区政府借镜,令香港的广大打工仔和基层群众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同步向前,而不会掉队。我们作为香港最大劳工团体:工联会 将会一如既往为劳工基层继续打拼。
报告还提到,今年将推行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这对香港教育改革具有重要启示。在建设「八大中心」及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本地教育体系需优化产教衔接,透过课程改革与产业实践深度结合,确保人才培养精准对接市场需求,为青年创造更具竞争力的职业发展空间。
为此,黄国表示,会着力促进湾区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进一步推动湾区经济发展的人力培养。湾区职业教育可依託香港优势,在制度开放、技术融合与文化认同的协同推进下,打造成为「内联外通」的示范样本。这种模式既强化区域资源整合,又促进国际标准对接,形成双向联通的职业教育发展路径。
黄国说,2025年正值「十四五」规划进入冲刺收官的关键阶段,同时也是擘画「十五五」新蓝图的战略机遇期。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的攻坚之年,这一特殊歷史节点不仅承载着国家发展承前启后的重大使命,更为「一国两制」伟大实践行稳致远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