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3月4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代表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作工作报告,其中多项内容涉及香港进一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和湾区融合。
报告指出,过去一年政协常委会紧扣国家发展核心任务,聚焦全面深化改革与高质量发展议题,围绕构建高水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等重点领域开展协商议政。在对外开放层面特別强调了香港在建设更高水准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的独特作用。
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蒋作君代表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作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在联繫群众方面,提及「在提出提案中加强选题协商,突出界別特色优势,引导委员加强与界別群众的联繫,通过提案反映群众意愿唿声」。在职业教育方面,提及「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优化高等教育佈局等提案,有力助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相关举措的落实。」
我们一直关注和促进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过去一年,湾区有长足发展。以南沙为例,自2022年6月《南沙方案》实施以来,南沙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制度型开放的核心平台,在制度创新、产业协同、民生融合等领域取得进展。然而,在进一步推动湾区建设上,南沙方案的进度仍有加快的空间,建议在跨区域协调机制效能,职业教育协同及医疗领域规则衔接这几个较滞后的方面,通过督办南沙方案深度落实来加快融合。
在市民关切的民生方面,黄国倡议进一步深化大湾区医疗安老合作,促进「内联外通」,在制度体系的衔接和联通方面,建立一致的医院认证标准;深化大湾区两地安老服务合作上商讨建立统一、完整和清晰的安老院舍评选服务标准体系,监管服务品质和加强相关从业人员的培训和认证。
在反映群众意愿和唿声方面,特別是过去两年工联会收到港人通过找换店作跨境匯款后资金和银行户口被冻结的求助增至逾220宗,因需要向公安提供证明或到内地协助调查,令求助者忧困和无助,不少涉及离港甚远的省市,更感艰难和困扰。故此,建议建立港人在内地遇事的求助机制。黄国在过去一年多,通过发挥全国政协委员的双重积极作用,为不少求助者反映这方面的困难,为一些港人解冻了户口。
对于职业教育方面,黄国建议建立粤港澳大湾区新质生产力职业教育培训学校和实习基地,为促进湾区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进一步推动湾区经济发展的人力培养。相信通过制度性开放、技术性融合和文化性认同等方面的突破,湾区职业教育通过香港可以成为“内联外通”的实践范例,助推内地技能人才走出去,发挥“香港动能”和国际联繫之优,贡献国家现代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