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身是立法会福利事务委员会主席邓家彪收到严重弱智人士家长协会(下称严协)求助,指于特殊学校毕业并使用导管餵食的严重智障人士,只能申请医管局辖下的小榄医院智障护养服务,而不能入住社会福利署资助的残疾人士护理院;然而,原本经已入住护理院的严重智障人士,即使后来需要改用导管进食,却仍能继续留在原有院舍,存在双重标准。就此,邓家彪于立法会曾向政府提出书面质询跟进事件,要求政府改善,但劳工及福利局在昨日(4月19日)回覆中未有正面回应问题。
邓家彪认为,同是导管餵食的严重弱智人士,单纯因为「胃造口」出现的先后次序不一样,就存在差別对待,实在是匪夷所思;这不仅剥夺了胃造口严重弱智学童毕业后的选择权,更损害了他们获得平等发展、生活及社交的权利。
邓家彪补充:「当大家听到医院,可能会觉得比护理院专业、细心、功能多,但实情是小榄医院基本上只提供床位、餐膳以及简单训练;相比之下,社署护理院提供护理服务之余,更会为院友安排各种生活训练、社交及户外活动,可谓天壤之別。」邓家彪续指,社署的「残疾人士住宿服务评估」机制从2005年沿用至今,标准单一僵化,当任一项目被评为4分,即会被视为有「极高护理需要」;服务使用者若属严重弱智人士,就会直接转介到疗养院(即小榄医院智障护养服务),而未有妥善综合考虑其实际情况、发展需要及照顾困难程度。
严协主席黎沛薇表示,随着医学日益发达,胃造口大多已採用微创技术,造口护理的复杂程度亦因而大幅下降,目前严重残疾人士护理院舍已有相当数量须以导管餵食的院友,因此护理院具足够的能力和经验提供服务。黎主席直言,学童未毕业前可以在学校宿舍居住,毕业后却只能以病人身份在医院渡过余生,情况令人感到痛心,甚至有浪费政府投资的12年特殊教育之嫌。
严重弱智学童家长谢先生表示,其子自幼脑部缺氧,导致脑瘫及吞嚥困难,只能依靠胃喉进食。在就读严重智障儿童学校期间,谢小朋友一直得到老师、护士等专业人士的悉心照料,亦能以眼神、声音、表情、动作等方式向家人、同学和老师表达社交需要;胃造口并未对他的日常生活造成阻碍。如今谢小朋友即将毕业,当学校社工表示他只能轮候小榄医院智障护养服务时,谢先生全家感到晴天霹雳,因为长期的医院式照顾将使谢小朋友的日常活动受到约束,未能满足社交需要,对他而言实在不是理想的安排。
就以上情况,邓家彪向政府提出以下建议,并将约见社会福利署官员表达:
一、社署应开放残疾人士护理院供导管餵食的严重弱智人士申请;
二、改善「残疾人士住宿服务评估」机制,综合考虑申请者的自理能力及其护理需要, 为服务使用者及照顾者提供多元、平等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