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持續衝擊本港經濟,工聯會青年事務委員會(下稱「工聯會青委」)問卷調查發現,近70%受訪香港青年表示疫情影響他們的生計,亦認為從事非全職工作缺乏保障。工聯會青委建議政府應加強零散工保障、增設培訓課程、創造更多職位、改善展翅青見計劃及提供生活補貼。
工聯會青委常務副主任陳潤枝、副主任李忠澤、立法會議員郭偉强,連同受影響青年出席記者會公佈有關調查結果。工聯會及工聯會青委在4月進行了「疫下青年狀況調查」,共訪問了1335人,年齡介乎18至40歲的在職青年。工聯會青委就上述的問卷結果作分析及建議。
疫情衝擊下青年感悲觀
調查顯示,近70% 18至40歲受訪青年對就業前景感悲觀。疫症惡化後,80%受訪青年生活變得更困難。超過35%受訪青年認為自己要面對生活困難的情況將持續4至6個月。為應對生活苦況,超過80%受訪者選擇減少開支,超過20%受訪者選擇求職,近20%受訪者更選擇消極路線,沒有任何特別應對方法。
青年失業率高於整體
根據政府統計數字,2020年1至3月的整體失業率是4.2%,當中20至24歲青年失業率是9.8%,25至29歲青年失業率是5.1%,兩個年齡組別失業嚴重程度均高於整體。調查更發現14.3%受訪青年失業。早前工聯會職業發展服務處推出緊急失業慰問金,在超過7000多人的申請中,18至45歲申請者佔整體38.7%,顯示出香港青年失業情況嚴重。調查中近70%受訪香港青年表示疫情對他們從事行業有影響,如工作量及收入減少。過半數受訪者因疫情而減薪、凍薪、無薪,甚至失業,當中超過47.3%受訪者減薪幅度超過25%。
零散工欠缺保障
調查亦特別了解青年人的勞工權益。調查中約15%的受訪者主要從事兼職及零散化工種,當中近70%的受訪者表示從事非全職工作缺乏保障。即使現時政府推出的第二輪防疫抗疫基金擴大了受惠人範圍,但仍然未能覆蓋零散工。
年輕零散工朝夕不保
Kelly作為一個20出頭的青年,畢業後便一直從事化妝行業,是一名自僱人士。經濟好景時能靠接一單又一單的生意維生。好景不常,今年1月起生意減少90%。之後又因疫症關係,美容院等娛樂場所要關閉,雙重打擊下,手頭不濟,日子過得非常拮据。
應屆畢業生「一畢業就失業」
江同學將於今年大學畢業,因受到之前社會事件及新冠肺炎的影響,擔心畢業後會影響生計,故未待畢業,早在去年12月份已提早準備。可惜在接近半年的時間,香港經濟頓時步入寒冬,很多求職者也肯減人工,僱主寧願聘請有經驗的求職者,變相畢業生找工作難上加難。
工聯會青委有以下建議:
加強零散工的保障
一直以來,零散工缺乏保障。再加上現時政府推出的防疫抗疫基金未能涵蓋零散工。另外失業人士亦未能涵蓋。建議政府延伸資助範圍,支援失業及零散工青年。 除此之外,可增設零散化行業的醫保,亦可參考飲食及建造行業強積金計劃,希望政府專門設立一個零散化行業強積金計劃,對他們的退休有保障。
提高培訓課程津貼上限、將課程恆常化及增設新興行業課程
就近期失業、放取無薪假期或開工不足的人士,僱員再培訓局推出「特別‧愛增值」計劃,提供津貼,並協助他們提升技能及自我增值,以盡快重投職場。本會建議應該將計劃恆常化,並將津貼上限提高至港幣9000元。另亦應增加現時流行行業的培訓,如:物流速遞、網上銷售、遙距辦公、關鍵意見領袖KOL等。另外僱員再培訓局的培訓課程可增加關注環境方面及科技發展的課程,如維護空氣品質、保育環境、智能城市等。
開創更多政府職位 增大灣區創業就業支援
現時政府應增設更多職位予應屆畢業生。職位空缺應追上時代發展,如因應5G時代的步伐,創造更多資訊科技工作。另一方面,亦應創造更多關於創意文化產業的職位。另亦應提供更多支援給香港青年到大灣區創業就業,例如:解決學歷及專業資格互認問題、住房問題、子女就學問題、提供就業崗位資訊及生活保障等。
改善展翅青見計劃
展翅青見計劃應擴闊參加者年齡及學歷限制,建議由24歲上調至29歲,並可擁有學士學位,因現時青少年離校和踏足社會的時間較以往遲,職業成熟度及工作態度須更長時間支援。另外政府應增加對僱主資助,使僱主可以有更大動機聘請有需要的學員,現時津貼上限為港幣4000元,建議可提升至港幣6000元,同時亦應鼓勵僱主完成培訓期,正式聘用學員,作長線的事業發展。另一方面,計劃應引入更加多個人化的工種。現時青少人較喜歡申請個人化的職業,例如設計等方面的工作,但一般入職門檻較高,因此建議可加入一些較難入職的行業,一方面協助青少年實現夢想,另一方面幫助僱主培訓業界人才。
提供補貼減輕生活壓力
建議政府推出消費劵,可參考澳門《消費補貼計劃》,特區政府向每名合資格居民發放一張固定金額的電子消費卡,作為市民未來消費時的支付憑證。這項措施能直接減少一般市民基本生活開支壓力,從而進一步帶動生產及投資等活動成長,刺激內需,加速經濟復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