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統計處今日(11月17日)公布最新失業率為3.8%,仍有近15萬名失業人士,在有十多萬人仍需尋找工作機會時,政府卻透露會輸入外勞補充安老業人手,工聯會表示強烈不滿和憂慮,認為這只是惡性循環,而本地工人生計將受衝擊,無助行業及就業市場發展,故要求政府從根源著手,以提升薪酬待遇、改善工作環境、工作強度,以及行業晉升階梯為先。
日前(11月15日)工聯會權益委員會連同職業訓練及促進就業委員會發布一份為護理業而撰寫的《院舍照顧業人力需求探討》報告,建議政府以「提升待遇、培訓為核心」為原則提出了十多項建議,並要求政府搭建「由照顧作起點」多元晉升階梯等,提出四十多處具體建議,更除護理業外,極力為其他行業的本地工人謀福利、抗外勞,輸入外勞只會不利本地工人就業,影響薪酬待遇的提升,以及降低晉升機會,政府應改善行業從業員待遇,吸引新人入行。
工聯會權益委員會主任丘燿誠直指政府在本港失業率較鄰近亞洲地區如日本(2.6%)、韓國(2.8%)、台灣(3.66%)等仍處於較高水平的情況下擴大輸入外勞,無疑是「走錯路」、變相「急凍」本地工人生計,為此表示強烈不滿及明確反對。他認為政府不能「捨本逐末」,不能選擇逃避現實、取易捨難等只能治標及招惹民怨的方式解決本港人手短缺問題,應以本地工人就業及利益為優先。
工聯權委促請政府推出長短措施解決現時面對的困境,故要求政府:
1. 保障本地工人優先就業, 反對擴大輸入外勞
2. 制定精準防疫政策,在控疫及經濟活動間取得平衡;
3. 儘早解決內外通關問題,讓香港恢復對內外的經濟往來;
4. 研究進階版「臨時失業支援」計劃,為失業人士提供每月上限9,000元,為期半年的資助,當失業率反彈時,能夠馬上啟用;
5. 研究長遠的失業援助計劃,修補勞工保障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