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聯會會長、立法會議員吳秋北指出,研學旅遊將教育和旅遊結合,既能提升旅遊體驗、促進文化交流和知識傳播,又能刺激本地經濟發展。文體旅局提到,會從開發產品、加強推廣和提升配套三方面推動相關研學旅遊產業發展,並會整合資源發展以紅色旅遊為主題的研學遊。
工聯會非常歡迎政府發展以愛國教育為主的紅色研學旅遊,在開發產品方面,進一步提出政府可進一步整合利用大灣區城市的紅色資源,打造「一程多站」的愛國研學旅遊,例如東江縱隊當年對文化人士的大營救,其路線與內地城市有著密切關係,因此吳秋北建議政府可考慮就相關紅色旅遊資源,加強與大灣區內地城市的整合,從而形成粵港澳紅色文化地圖。
吳秋北感謝文體旅局局長羅淑佩對此建議予以肯定回應,在東江縱隊主題的紅色旅遊上,可以和大灣區內地城市進行連線。但羅淑佩亦指出,在和大灣區內地城市連線之前,先要加強香港的相關建設、豐富香港的紅色旅遊產品。在加強香港的相關建設上,建議香港可以參照內地做法,為相關歷史事件建立紀念館,正如羅淑佩在回應質詢時提到的,東江縱隊在香港抗戰時期有著很大貢獻,在惠州亦設有東江縱隊的紀念館,而深圳亦設有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紀念館。所以,政府是否亦可考慮建立相關紀念館以豐富自身的內容?
此外,文學亦是歷史文化資源的一種,香港曾是不少知名文人居停的地方,惟不少原跡已淹沒。吳秋北提出政府會否考慮將文學融入研學旅遊、挖掘文學研學旅遊潛力,豐富文化藝術類的主題旅遊?例如政府可考慮進一步優化南區文學徑,增加相關建設,設計更完整、可觀性更強的文人遊蹤路線。
香港本土作家的作品亦蘊藏發展研學旅遊的潛能,康文署早前曾與香港本土流行文學作家合作,將與香港歷史有關的小說融入當下流行的城市漫步,吸引一眾海外書迷參與。政府又是否可以繼續探索該類文學旅遊,和相關作家合作,共同策劃出具有創意的主題路線?例如選取一本合適的小說,結合裡面的故事情節和所出現的具有歷史意義的地點設計路線,並邀請作者擔任導賞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