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营院舍每年间接透过住院长者(佔超过七成)的综援金,成为私院业界的主要收入,每年推算支出超过22亿(25544人 X $7262 X 12个月)[1],尽管私营院舍的大部份收入间接来自政府,但政府却只凭发牌和巡查维持对私院的监管,不单消极被动,更无助提昇私院质素。政府既没有推动及支援私院强制评审,也没有检讨相关法例和人手比例要求(19年没有修改),整体私院的情况是仅符合法定最低水平。
而大埔剑桥事件,更反映私院质素良莠不齐,政府监管不力。既然社署对该院舍连续两次短期(三个月)续牌,并已加强巡查,为何不能察觉和阻止长者严重受苛待的问题呢?该院舍过去五年曾遭投诉达12次,社署共发出15 封警告信,却从未採取更进一步的措施,直至事件曝光,社署才决定以不续牌作处分。事件反映社署监管存漏洞!在2014年年底发佈的审计署六十三号报告书,批评社会福利署牌照处「未能经常达到巡查目标」及「没有适时到较高风险的安老院舍进行跟进巡查」,也根本上未能符合在2012年社署回应申诉专员公署有关的要求。
另一方面,政府原计画於今年9月试行长者院舍住宿照顾券计劃(简称「院舍券」),预计三千张,其本意在於让有负担能力的长者可自由在私营或自付盈亏市场上选择院舍,而无需排长队等待分配政府资助的公营床位或私营「买位」,社福界推算有关券值约超过一万元一个月,甚至多於对买位的资助。一旦服务使用者使用院舍券需退出综援网及轮候册的资格,同时作为服务使用者(长者),如何才能作出选择,入住质素良好的院舍安享晚年,成为此计劃的争论焦点。当中,院舍服务质素是长者选择的重要一环,偏偏私营院舍的质素多年来一直备受批评。即使安老事务委员会在2009年有关「就长者住宿照顾服务所进行的顾问研究报告」已清楚指出私营院舍欠缺评审根本难提升质素。在私院质素未能经过评审而得到改善时,加上剑桥事件反映监管有漏洞,本会促请政府搁置院舍券计劃。
本会对今次事件非常关注,质疑社署在多次向同一院舍发出警告,却没有採取果断措施,加强监管,终使事态发展至今。工会相信今次事件可能只是冰山一角,但足以突显「私营院舍管理存在缺失、影响住宿院友及其家人、社署监管不力责无旁贷」,若社署不认真从今次事件吸取教训,反而仓促推行「院舍券」,反而会加添市民对私营安老服务的忧虑。工会主张:
- 搁置「长者院舍住宿照顾券计劃」;
- 增加院舍服务透明度,强制院舍参与「香港安老院舍评审制度」;
- 检讨<安老院条例>,改善院舍人手、加强员工培训(包括管理层及前线员工);
- 加强「高风险、短牌期院舍」的资料发佈;
- 社署联同廉政公署製订巡查院舍的方法和流程,检讨现行之监查机制,监察制度,加强检举违规院舍;
- 每年透过年报发佈,公佈重点警告和检控院舍的案例,亦表扬完成评审的良好服务的院舍;
- 加强尊重长者的教育;
- 提昇员工质素及待遇;
[1] 截至2014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