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7 月在研讨会上提出4 点期盼,最突出的是期盼2049年香港「将告別劏房、『笼屋』」。财政司长陈茂波在网志上唿应夏主任,积极地表示劏房及住屋问题「绝对有得搞」,但也要到2049 年才能告別劏房。2049年是中央的期限,但就天天愁对「愈住愈贵,愈住愈细」的老百姓而言,一年都嫌长!能否提早达标,还得看特区政府的思路、决心和魄力。
廿年太久 朝夕必争
香港土地和房屋供求失衡是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问题。特区政府土地储备长期严重不足,早前收回私人土地作发展亦是杯水车薪,「明日大屿」填海造地远水难救近火。疫情肆虐下,香港楼价仍冠绝全球,二手居屋成交更价量齐飞;公屋平均轮候时间5.8年创22 年新高,劏房及住屋困境更是挥之不去。2049年,距今还有28年,一个小孩已成年立家, 20 多年才告別劏房,委实太久;基层市民继续望楼嗟叹,青年看不到前景,如何能有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居无安所是「在职贫穷」根源
过去香港发展歷程所见,不少家庭因着安稳的居住环境而得以发展大小不同的事业,因而创造了香港成为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奇蹟。反观今日香港社会,产业单一化,房价爬高,「挤身」劏房是「在职贫穷」的典型写照,当中不乏刚投身社会的年轻人及低收入群或困难户,为方便工作和生活落户劏房;为圆置业梦想而要节衣缩食,长期生活在狭隘起居环境中,失望积累,民怨难消,眼望楼价飞升而无力改变现状,谈何「安居」与「乐业」?
十年建屋计划,从香港出发!
香港发展研究基金(下称基金)一直关注香港社会民生议题,近年形成了《港深莞:青年.居住.创业.生态》西岸发展方案,倡议沿香港、深圳、东莞西岸,按短、中、长期发展步骤,为青年提供住房及发展事业的起步点、路缐图及落脚点,在大湾区发挥所长,扩阔创业土壤。这建议分3 期目标:1年内提供1万个临时住宅单位(公益性质,葵涌和屯门),3年内提供4万个住宅单位及2.5万个就业岗位(河套和前海),10年内建设30万人居住的新社区(东莞)。
突破旧识和界限 加快融合步伐
香港回归迈向25 年,虽保持整体繁荣发展,但与内地城市在社会领域的交流融合却步履蹒跚,尤其在生活、文化领域上仍处于「你还是你,我还是我」的阶段,不少港人对湾区「9+2」沒概念,感觉且近还远,对发展路径和空间认识不多,也不知该如何融合或融入。对香港年轻人而言,一下子到大湾区内地九市发展,又担心未能适应或欠缺门路。
在「共构西岸」倡议中,关键是将现时住房难题与青年发展互相配合;同时利用闲置及待发展土地成立青年村。青年村构思是以一年时间配合现时发展局力推的组装合成建筑法(MiC),先在葵青货柜码头闲置地段组装约5000伙货柜组合屋,形成既实用又具特色的过渡性青年居所,鼓励年轻人共同构建文创基地或生态科技及创新金融产业,又可以公益性质发展有年期限制的社会福利。另一短期发展选址在屯门内河码头,利用现时低使用率的码头水岸,以「水上组合屋」于趸船上组成多层水陆社区,既省却造地的等候时间,即时解决部分居住问题,另赋予青年共同协作机会,凝聚创意人才,增强其创业信心。
青居创生 共构西岸一片蓝天
方案的3至5年中期计划就是借力湾区,在深圳前海和河套重点发展。长期计划是再往北上,以试验区形式在东莞建设香港新社区。基金建议新社区由中央政府同意,广东省政府、特区政府及内地相关城市政府共同谋划建设,以试验区形式先试先行,作新社区规划,建公营房屋、医院、学校等公共设施,配以「港式」医疗、教育、休闲生活等制度安排,吸引港人,尤其年轻人到内地就业、创业,直接参与及分享大湾区发展成果。
受惠于近年不断发展的「一小时生活圈」交通基础建设,以上「西岸」倡议在策略上环环相扣,按部就班地由「先安居」的条件提供,赋予年轻人「后乐业」的路径,从而与青年一道建立投身社会的自信;改变「在职贫穷」的现状;提供「先置业、后安居」房产思维的另一选择,释放年轻人勇于尝试、敢于创新的潜能,共建属于年轻人的未来。
为何选在葵青及屯门的码头建屋?
香港土地资源要因时制宜、地尽其用。航运及物流业仍是香港重要经济支柱,但全球经济向东移,中国航运、货运发展跃居世界前列,香港转口港地位面对内地运输网络不断发展,加上葵青货柜码头在邻近地区比较下,竞争力明显下降。有研究机构早前指出,货柜码头附近逾四成港口后勤用地未能地尽其用,尤其坐落葵青货柜码头这块相等于起码5个维园面积的土地,有传媒指出部分长期丢空位置沦为烂车场或荒废地。《土地供应专责小组报告》(2018 年12 月)指出,香港屯门内河码头货物处理量近年渐减,2017年的泊位使用率仅为其容量24%,纯粹由内河码头处理的输送量约佔香港港口货柜总输送量3%,加上其输送量可被其他本地港口设施吸纳,有条件腾出闲置空间另作发展,惠及社会。
社会对运用码头闲置土地众说纷纭
早些年,香港还在讨论加建新货柜码头,但近年有建议在货柜码头上盖建屋,可增加住宅供应、助遏抑楼价、纾缓「置业难」,部分用地更可转作地区经济相关的服务业、零售业、资讯科技业等,有助发展新市镇模式经济。有团体意见支持重置葵青货柜码头及整合大湾区内各主要港口,作住宅专案发展;更有学者建议加强与珠三角经济区合作,提升为专注电子商务物流的市场,减少劳动密集式的货运模式,相信通过转型可释放生产力与大量土地资源,有利香港长远发展。
另一边厢,有业界持反对意见者却认为削减码头用地会令货柜业大幅失去业务量。政府方面则认为发展葵青货柜码头用地,涉及复杂技术问题、重置期间的安置问题、潜在业权和利益冲突等,认为执行有难度,更要考虑持份者意见。
当香港社会都在努力拆解土地供应和住房困境的死结,又或是前瞻大湾区融合时,死守荒废了的码头后勤用地是否仍合时宜?我们面对的是心态问题、技术问题,还是香港长远发展问题?政府能否有新的思维去回应一个新时代的要求?再者,如业界持份者都愿意让出部分闲置土地去发展未来,政府又有何政策去作支持配合?值得社会深入讨论,务求充分有效使用土地、发挥价值!
把握湾区发展机遇 共构西岸科创走廊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将大湾区打造成具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推进包括香港在内的科技创新走廊建设,香港迎来创科发展重大机遇。大湾区(「9+2」)面积5.6万平方公里,香港面积1100多平方公里,融合其中就知天与地都变大了。
深圳是科技产业中心,有广阔的市场应用环境。香港优势是面向国际市场,可吸引和孕育科研人才。东莞对港人也不陌生,改革开放40年,在东莞建厂的港商多不胜数,如今的智慧制造更能满足时代所需。若由香港出发沿西岸发展,形成与深圳、东莞共同建设集科研、技术转移、生产于一身的「西岸科创走廊」;再进一步与广州、中山、珠海等城市对接,共同构建东莞交椅湾区发展成新型青年创业重镇,可作为核心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湾区共同家园就在眼前
总结而言,粤港澳大湾区承担未来「一国两制」新实践宏图,湾区融合发展,共建共同家园是国策,也是人民愿望。在湾区城市建设香港人安居乐业的新社区,是未来香港解决民生困局、让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良好机遇。正如日前中央宣讲团要员、港澳办副主任黄柳权所说,香港要抓住机会,以免「苏州过后无艇搭」。借力湾区发展机遇,笔者作为港区全国人大代表,2020年「两会」期间曾建议「中央政府在大湾区拨地建设香港新社区」,今年进一步提出「推动建设粤港融合发展试验区」的建议,最近得到人大常委办公厅回覆,表示广东省政府会同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港澳办办理,相信中央政府及广东省政府正着力研究选址及方案。
放眼湾区,香港的明天就是海阔天空,前途无量。但要解决香港积存已久的土地与民生等问题,归根到柢还须香港自己内部解决,需要特区政府开拓创新,施政理念以人为本:察民情、知民需、解民忧、纾民困;在政策制度上下大决心、花大气力去拆墙松绑,加快程序去突破瓶颈,否则香港的发展始终原地踏步,甚至自我萎缩。对比内地发展一日千里,市政规划大胆创新,官员执行力度雷厉风行,借用中联办主任骆惠宁所言:「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特区政府是否应引以为策励之力,抓紧机遇,乘势而上,融入国家创科产业发展大局,与内地省市一道建设大湾区共同家园?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发展研究基金主席郑耀棠
刊于2021年9月8日《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