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日前正式公佈,揭开粤港澳三地城市群联动发展的新篇章。我们认为,特区政府应好好抓紧机遇,按规划纲要指引,如何更积极、全方位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作好部署对接,共同推进大湾区建设工作。
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群联动发展将提升至更高层次,更重视地方政府间的联繫、城市间的协作沟通。随着规划纲要公佈,对特区政府及社会各界来说,如何抓紧和利用好粤港澳大湾区带来的发展机遇,探寻香港经济出路,是我们要认真面对、共同参与的课题。
工联会的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一直关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尤其关心基层市民及打工仔的生活需要,在2018年初成立「大湾区关注组」,多次拜访中央政府、广东省政府及特区政府,传递多项便民措施建议,更促成中央政府在具体政策及措施上回应民众的需要,包括:开放申请港澳台居民居住证,让港澳台居民在内地享受3项权利、6项基本公共服务及9 项便利;以及取消港人在内地就业需办理就业证的要求等。我们的倡议得到内地政府积极回应,进一步完善了港人在内地的应有待遇,有利于港人投身湾区发展。
在民间组织积极发挥政府与市民之间桥樑纽带作用之外,特区政府角色应更积极主动,以整体发展观念,积极主动打通地方层面的互联经脉,推动、突破现存阻隔,加速发展及融合进程。
以医疗保障为例,规划纲要提出塑造健康湾区,推动密切医疗衞生合作,这是我们一直关注和推动的民生议题。现时港人在大湾区未能参加医疗保险,在内地就诊需要支付昂贵医疗费用,对退休长者更是一项沉重负担。所以我们一直建议内地政府研究让港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而事实上福建省厦门市政府已接受港人参与当地医保,这已不是新鲜事。如今大湾区建设已是国家重点发展战略,特区政府应抓紧时间,研究以何种形式为港人提供保费资助,并与各地方政府商讨承担保费的安排,共同推进。此外,对于我们提出将「医疗券」的使用范围扩展至内地城市三级甲等医院的倡议,以及设立跨境救护车运送非急重病人所牵涉的两地牌照问题,特区政府也应主动做好部署对接工作。
粤港澳大湾区是在新时代下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实践,对深化内地与港澳合作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仅意味着扩大开放的范围,更需要扩大我们的眼界、扩阔我们的思维。随着规划纲要公佈,期望中央层面、地方层面的便民措施陆续出台,上下一心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湾区生活而奋斗。
全国政协常委、工联会荣誉会长兼「大湾区关注组」召集人林淑仪
刊于2019年2月21日《文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