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内地火车票实施实名制后,不少港人担心列印在车票上的个人资料容易外泄,经我们反映后,内地铁道部门从善如流,将车票上部分身份证号码以「*」号代替。又例如,有港人反映更换回乡证后,回乡证号码最后两位数字由「00」变为「01」,银行因此不接受其提款要求,房管所亦拒绝其出售房屋,造成极大不便。我们向公安部作出反映,部门亦接纳了我们的意见,重新设计新版回乡证,将最后两位数字的变更码分开处理。
自1993年起,我在全国政协的平台上,由讨论香港特区成立,向中央政府反映市民对回归后法制转变的关注,到1997年见证祖国对香港恢復行使主权,揭开「一国两制」的歷史新章,时至今天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官民两个层次的互动,透过一点一滴的工作,为国家、为香港多作贡献,更好地发挥政府与人民群众的纽带作用。
援! 带失踪港商回家
回归后,香港与内地的交往与日俱增,香港人到内地工作、生活、经商、就学及回乡退休养老的人数不断上升。为更好支援港人在内地的需要,工联会2004年起与内地工会合作,先后分別在广州、深圳、东莞、惠州及中山市设立内地谘询服务中心,提供全方位服务。中心在助人的过程中也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去年七月,失踪了十余年的港商陈志健被内地「让爱回家」义工队在东莞发现,陈志健被发现时因病未能说话,但义工从他写繁体字等细节判断他可能是港人,便向工联会内地服务中心寻求帮助,终证实其身份助他返港。无独有偶,家住观塘的辛女士2006年在深圳丢失证件后一直流浪,其间,沙井附近街坊照料她的生活。工联会深圳中心与辛女士多次接触后,核实身份,并于去年三月在深圳市公安局办理临时通行证返港。
现时工联会在内地的五间中心至今处理个案逾五万宗,第六间位于福建的服务中心今年投入服务。案头上的数字,尽是市民面对就业、生活、经商等问题的故事,驱使我带着问题、带着情意,从案头走到社区,了解到他们最贴地、最迫切的生活需要,寻求解决办法,继而向内地及特区政府部门反映社情民意。
爱! 让长者跨境享「福」
近年,内地急速发展,物价上涨,我一直关注港人在内地的生活情况,对于那些只靠些微储蓄回乡养老的老友记,我特別挂心。我们提倡「福利可携」,促使特区政府推出「广东计划」及「福建计划」,就是希望长者可以安享晚年生活。此外,长者医疗需求较大,但又未能享受内地医疗保障,我们也因此促使特区政府将「医疗券」的使用扩至深圳港大医院。有见更多港人选择到内地工作及生活,我们又提出让港人购买内地医保的建议,让长居内地的港人有更好的保障。
为群众排难解忧所得的满足感,成为我多年来工作的推动力,犹记得最初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时,遇到一些问题却是「老鼠拉龟」,到现在可以充分透过机制向政府当局反映及建议解决办法,除了是因为日子有功,从政府反映社情民意的制度发展得愈来愈有规范,我亦看到中央政府的魄力、施政以人为本的决心。
闯! 率青年探索大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国家重点发展策略,是中央政府鼓励和支持香港在国家整体发展策略中发挥「一国两制」优势的机遇。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不仅限于经济领域的合作,而是民生、民心等方方面面。故此,我在今年三月「两会」期间提出的社情民意主要都与大湾区发展有关,包括:促进湾区内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及信息流;完善港人内地就业保障;向内地港人提供医疗保障等。日前,工联会举办了「杰出青年大湾区考察团」,让一众香港青年人亲身了解大湾区多个城市的面貌及发展。我们作为与内地港人紧密联繫的纽带,也正在筹建「粤港澳大湾区工作小组」,研究港人在湾区享受同等待遇的相关政策及提出建议。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时,表明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我们在未来日子一同奋斗的目标,这亦令我想起在1992年时,推动成立「希望工程重返校园助学计划」,发起全港募捐的情况。当时本着「一个都不能少」的精神,救助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的儿童重返校园,建设希望小学,促进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
全国政协常委、香港工会联合会荣誉会长林淑仪
刊于2018年4月17日《大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