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联会副理事长、立法会议员邓家彪与陈颖欣,联同「好药港用」关注组今日(11月15日)与衞生署助理署长和总药剂师,就药物註册机制事宜见面。工联会希望政府与时间竞赛,加快审批新药,除了「好药港用」,还希望争取「好药平用」,为病人带来更多治疗选择。
邓家彪与陈颖欣表示,政府实施的「1+」机制经已落实一年,针对用于本地治疗严重或罕见疾病的新药註册申请,至今有7款新药获批。日前医务卫生局就医管局药物採购及处方作出回应。于2023-2024年度,医管局的药物开支超过131亿元,而病人自费的药物开支亦高达34亿元。
「好药港用」关注组召集人邝耀深指出,癌症逐渐演变成慢性病,长期医疗需求意味着医疗上的负担会越来越重。关注组义务顾问邓宝莲表示,香港的癌症病人不但面对药价高昂,即使有药亦可能因未在港註册而未能把握沿治疗良机。关注组病患倡导吴乐文提及到,澳门的药物註册速度比香港更快,香港亦可研究如何再加快入药程序。
就长远发展「第一层审批」药械註册机构,卫生署表示香港由2023年开始加入国际医药法规协和会 (ICH),获正式通过成为其观察员。而新加坡的歷经9年才由观察员获得药物审批国际认可,因此相信香港仍需要一段时间。
工联会及「好药港用」关注组提出,政府在维护病人利益同时考虑药厂的经济效益,例如提供经济诱因予药厂,同时要求药厂收集更多香港本地临床数据。
邓家彪认为,当局要尽快「追进度」,应该在药物审批同时与药厂主动联繫,争取最大的议价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