拧开水龙头便有自来水,或许你会觉得是理所当然,但老一辈的香港人,绝对忘不了那充满无奈的「楼下闩水喉」唿喊。亲歷制水年代的工会老前辈周坤直言,东江水解决了港人的生存问题,点点滴滴都承载着祖国对香港的关怀,而工联会当年促成东江水供港,显现爱国工会做实事、不空谈的本色,正好提醒工会人要时刻心繫劳工基层,不忘初心。
香港1962到63年遭逢大旱,现时91岁的五金工会老前辈周坤忆述当年缺水之苦:「沒水便沒工开,建筑业、纺织染布、饮食业等陷入停顿。很多工友吃一个『扎炮包』便当一餐,社会呈现瘫痪状态,全港市民都面对死亡危机。」由于港英政府「只识一味制水」,最严重时每4天才供水4小时,「很多工友住在山上木屋区,每4天便要空出半天甚至整天轮街喉,再担水上山,经常为了争水或是排队先后问题打交,社会很躁动。」周坤说。
1963年5月,工联会和香港中华总商会代表香港向内地求援,时任广东省省长陈郁批准每日从广州向香港免费供水两万吨,香港还可以用轮船到珠江口免费取水。虽然获得帮助,但如此取水非长久之策。时任工联会会长陈耀材心繫劳工基层,又与陈郁有同乡之谊,曾经打电话给陈郁建议引东江水到香港,建议最终上达到中央。1963年底,周恩来总理作出指示,最终在内地经济非常困难的时期,拨出巨款3800万元人民币开展东深供水工程。周坤表示:「中央答应以东江水供港,五金工会的会员即从1000人增至2200人。工友实实在在感受到,爱国工会不是空谈,确为工友做事,所以工友还是觉得工会好,工联会好。」
由于要将东江水从海拔2米八级提水至46米,让河水逆流而上才能够供港,在设备短缺的年代,工程就如同愚公移山,但中央全力以赴,为的就是「要高山低头,令河水倒流」,让香港同胞早日摆脱水荒。短短11个月,工程奇蹟般竣工,香港水荒问题从根本得到解决。
周坤慨叹,年轻一代出生时已非制水年代,所以只看到香港付钱买水,沒看到祖国的无私付出。「东江水1965年供港,之后才有外资愿来,香港上世纪才得以发展经济,跻身『四小龙』。祖国从来都是香港同胞最坚强的后盾,香港能够成为『东方之珠』,不是港英促成,而是祖国的功劳,大家想一想就会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