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徒捉心理愈见狡诈,加上AI深伪技术,稍欠警惕都会中招。际此岁晚骗案高发之时,提醒大家对短讯、来电等保持质疑态度,而眼见亦未必为实,即使视像通话亦要防范,无论是自称父母子女、上司下属抑或银行商户,一讲到钱都要「登」一声,勿让不法之徒笑住过肥年。
除了直接为呃钱的网骗、电骗,市民对「卖猪仔」亦不可掉以轻心。综合各地一些案例可见,苦主大都受工作机会、丰厚报酬或免费玩乐等诱惑,越洋踏进绑架陷阱。为何偏偏选中你?除了是诈骗集团渔翁撒网,你在网上搵工或者拣选机票酒店,工作期望及旅游计划等资讯,或许早被予取予携,诈骗集团掌握资讯更利于攻心,当你以为要「行大运」,其实已经中计。
回说「钓鱼骗案」,警方于2023至2024年底,合共接获逾6,900宗相关举报,市民损失金额近1.8亿元。不法分子伪装为电讯商、会员奖赏、招聘广告或网上付款服务商,声称收讯人账户有异常、积分到期或需要核实账户等,要求点击连结,从而窃取信用卡资料。最令人防不胜防的是冒认政府部门,行骗过程甚至会利用官方网站打掩护,因此提醒大家,当察觉到收费或要求提交资料的模式不同于惯常,应立刻停止交易,如已交易则尽快联繫银行,务求减少损失。
事实上,不少跨境匯款的苦主亦蒙受损失,问题根源大多源自贪方便而导致损失。工联会2023年至2024年6月接获超过220宗匯款求助个案,苦主的到账资金或银行户口被指涉嫌诈骗或洗黑钱,因而被内地公安或法院冻结,原因是本地找换店委託在内地存款的「艇仔」,其个人或资金是涉及骗案或被疑洗黑钱。
儘管警方于2022年推出「防骗视伏器」提供防骗警示,但无法追上日新月异的诈骗手段。魔高一尺要道高一丈,针对愈趋科技化的骗案,政府须雷厉风行採取综合措施,从技术、执法、网络安全教育和社区支援等多方面入手,并加强与内地及国际间合作,共同打击跨境诈骗活动,提高破案率,增阻吓力,追回骗款,遏制骗案的蔓延。
黄国
工联会理事长、立法会议员
(刊:香港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