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社会冲击事件及疫情双重打击,本地失业率已急升至百分之五点二,就业不足率亦大升至百分之三点一,两者相加已有三十二万人,与上月相比多了七万人。失业问题已是疫情下香港最突出的问题。
然而,针对失业问题,政府重视程度严重不足。政府只「救企业」,不「救失业」。针对企业,政府慷慨拿出八百亿元「保就业」,但对于支援失业人士,抗疫基金只拿出所谓的「失业支援计画」,实际上是以放宽综援的资产上限一倍,期限六个月。而且,综援在申领条件,资产上限及援助金额条件苛刻,难以与劳工界要求向失业人士派发失业现金津贴可比拟,单靠综援制度根本无法应付失业人士的需要。
综援把健全及有工作能力的失业人士,与残疾、单亲、年老、因家庭无法工作的人士看齐,让他们只能领取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金,在逻辑上并不合理。一些劳工保障完善的地区,会先向失业者发放失业补助,过一段时间后,才会领取金额较低的生活保障金。且看放宽后的单身人士资产上限亦只有六万多元,对于有一定工龄的失业人士而言绝不合理。以综援取代失业援助金制度,等同逼失业者花光积蓄政府才愿意伸出援手,我们的政府是否要这样凉薄?
香港是全球最活跃的经济体之一,港人刻苦拼劲,只要为失业人士提供及时支援,待疫情及经济转好,失业人士很快可重新就业。然而,政府抗疫基金的资助大都落在企业手上,对僱员及失业人士的直接支援寥寥无几,而且政府对企业援助的发放条件相对宽松,相比之下,儘管现时失业人数直缐飚升,但政府的拿出来的应对方案竟是逼令市民领取综援。港人一向相信自力更生,如非陷绝境,也不情愿领取社会福利,难道在目下失业率不断攀升的情况下,政府打算把数十万失业人士推向社会的最低保障网,相信这绝非香港人的共同愿景。
特区政府不应只「救企业」,而不「救失业」,不然,失业问题未来将会成为管治的隐患。工联会要求政府对准疫情下最须照顾的失业人士,向每名失业及放无薪假超过一个月的工友发放失业现金津贴,金额九千元,最长六个月。另外,亦应乘势研究长远的失业援助金制度。
然而,官员对于建立失业援助金嗤之以鼻,更作出恫吓,扬言指若建立失业援助金就需思考取消遣散费及长期服务金,这种态度才是令工会气结及不满。
处理失业问题已刻不容缓,望特区政府能拿出魄力,突破条框,从速设立失业援助制度,以防范失业潮的冲击。
工联会监察政府抗疫基金僱员权益关注组召集人唐赓尧
刊于2020年6月6日《星岛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