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创科合作已经稳步向前,我预期在疫情之后,这个合作将得到更好的深化。」创新及科技局局长薛永恆近日接受中新社专访时如是说。
近年香港和内地在创科合作方面取得的成果: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在2019年后新设立了20间,当中香港佔了19间;中国科技部、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以及广东省拨款支援香港科研的「过河资金」至今共达3.4亿人民币;广东已开放约1万个重大设备与香港科学家共用。
今年年初,立法会通过一笔约181亿港元的拨款,支持河套区港深创新科技园发展。薛永恆表示,这将是香港有史以来最大的科学园,凭藉地域优势,可在「一区两园」的概念下,加强香港基础科研和深圳应用科研、高端制造能力的合作,为整个产业链提供完整配套。此外,利用国际金融中心优势,香港在创科公司的集资和市场推广等专业服务等方面也能作出贡献。
年内出台港深联合政策包
港深在政策方面亦酝酿联手推出吸引海内外人才的政策包,除了提供税务优惠之外,还会为创科人才提供资助计画,让他们在港完成基础研究后,深圳可为研究成果产品化提供优惠安排。薛永恆认为,人才是创科最重要的元素,对于推动大湾区成为国际创科中心至关重要,也希望香港与广州亦可共同出台类似的联合政策包。
短期内百位科学家落户大湾区
在吸引全球顶尖科研人才方面,香港早前已公佈5年动用20亿港元推动「杰出创科学人计画」。薛永恆表示,该计画进展非常顺利,各个大学早已初步联繫不少科学家,相信在计画正式实施后的很短时间内,便能成功邀请100位杰出科学家以及他们的团队落户香港和大湾区。
今年4月宣告成立的粤港澳大湾区院士联盟也将在国际联繫方面助力大湾区创科发展。「院士本身对外的联繫,可吸引更多人才来大湾区服务,也能帮忙让我们的工作得到世界的认可。」薛永恆说,院士们将为大湾区出谋献策,从科技专家角度让政策的规划和落实更加高效和符合实际科技发展需要。
在薛永恆看来,医疗科技、人工智慧与机械人以及金融科技是香港创科的优势领域,不过他亦强调:「我们不应该祗是停留在我们自己强的地方,应该通过几间科研的大学,全方位地发展不同的科技产业,让年轻人可以有更加广阔的选择空间。」
(资料来源:香港特区政府粤港澳大湾区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