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工联会会长吴秋北表示,为推动两地的深度融合,中央政府更在2019年公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规划纲要》),通过深化粤港澳合作,发挥大湾区经济协同效应,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规划纲要》公布至今已满六年,大湾区的融合发展取得不少成果,在香港与内地的积极推动下,莲塘/香园围口岸的开通、深中通道的通车等,都让两地市民出行更方便,也显示着基础设施「硬联通」已初步形成,然而,由于香港、澳门与内地的制度和法规各有差异,在「软联通」上仍需寻求突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亦提出,要继续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强化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今次两会期间,大湾区9+2个城市的代表委员们都就湾区建设表达关注。
3月6日下午,广东省代表团召开会议,广东省将积极对接港澳的科技、教育、人才等优势,携手港澳,在支持基础研发的同时加快发展人工智能、机器人、自动驾驶、量子科技、商业航天等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同时,大湾区将围绕人员往来、车辆通行、资金和数据流动、政务服务等5方面,强化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促进资源要素高效便捷流通。为强化粤港澳合作,广东今年将进一步实施「湾区通」工程,不断加强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规则、机制的软联通,以及三地居民的「心联通」。
广州将搭建科技成果信息共享体系,推动粤港澳三地科技资源跨境便捷流动、快速转化。与此同时,高标准建设大湾区场景创新中心,全方位开放应用场景。深圳将持续营造一流开放的创新生态,依託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等重大平台,充分发挥毗邻港澳的开放优势,加快集聚全球高端创新要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