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报告提出「明日大屿」的发展蓝图,除了可缓解香港多个深层次矛盾,也为香港未来的发展燃点希望,是一项对改善民生、振兴经济均有利的长远投资。
提供庞大土地供应
香港要继续前行,需要有足够的土地供应配合。但事实上,自千禧年以来,香港的土地发展速度缓慢,追不上整体发展需要;尤其在八万五落空后,土地开发大叹慢板,过去十多年已发展的土地面积可谓原地踏步,拖慢香港的发展步伐。在民生方面,普罗市民已饱受楼价高、单位小等问题的煎熬:打工仔女上车难、基层市民上楼难,未能安居;年轻人置业难,看不到发展前景,久而久之成为冲击香港社会稳定的一大因素。
那么,有方法造地吗?答案是肯定的,土地供应专责小组提出十多个选项收集公众意见,惟执行上绝非剔点心纸那么简单。面对地产商坐拥大量土地储备、囤积居奇,政府要收地发展绝非易事;徵用棕地、农地或其他已出租的政府土地,涉及搬迁、赔偿等问题,过程繁复漫长,过往的经验亦告诉我们这并不是一个简单和便宜的做法。然而,政府必须坚定前行、迎难而上,尽可能透过多途径争取土地供应,善用每一吋土地资源,做好短、中、长期的准备。
至于往后二三十年的发展, 「明日大屿」这个大型填海造地计划可说是一大突破,让政府有更大的自主性,不用被地产商牵着鼻子走,纠缠于收地的讨价还价,也不用与反对派蹉跎岁月。更重要的是,兴建人工岛可以一次过增加1700 公顷(可分阶段发展)熟地应付未来的发展需要,可为数十以至过百万人口提供安乐窝,当中的私楼用地亦为政府带来庞大的土地收入,带来的社会及经济效益远超数千亿元的造价。
规划须以民为本
填海造地向来是香港常见的土地来源,发展新市镇及大型基建项目时,政府全面规划填海得来的土地,更好地满足当时的发展需要。回顾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荃湾及沙田的新市镇格局,公共屋邨旁边就是工厂大厦,街坊早上走到工厂打工,傍晚回家也只是数分钟的路程,同时满足了他们的住屋及工作需要。可是,到了90 年代东涌、天水围新市镇规划,只单单发挥了有瓦遮头的功能,失去了自给自足、均衡发展以及当区就业的元素。我们都同意发展应与时俱进,但亦不要忘记以民为本的初心。政府锐意打造「明日大屿」为第三个核心商业区的同时,亦要兼顾区内经济发展,避免出现「明日东涌、明日天水围」的困局。
「明日大屿」是香港有史以来最大型的发展项目,引起社会上激烈讨论亦无可厚非,昔日的「玫瑰园计划」也是在一片争议中逐步实行。政府除了要有超越当下的眼光,也要洞悉当下的局势,掌握好推广及教育工作,向广大市民解释清楚填海发展所带来的整体效益,尤其是对市民生活的改善,用理据、用数字去释除疑虑。社会各界也应理性务实,在跨进「明日大屿」之前,香港更需要把握现在急需土地的当务。眼前的寸土,以至「明日大屿」,都是为了我们实现未来香港的共同愿景。
全国政协常委、香港工会联合会荣誉会长林淑仪
刊于2018年10月22日《香港商报》